
世卫组织资料显示,全球约有2.57亿个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全球每年因乙型肝炎所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88.7万人。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5%~6%,意味着100个人中有5~6个人HBsAg检测为阳性,慢性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其中慢乙肝患者约2000~3000万例。30%左右的慢性HBV感染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少数患者可发生肝衰竭,部分患者可并发乙肝相关性肾病、肝源性糖尿病等。患者体内HBV复制水平较高,具有高传染性,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给婴儿,还可因密切接触致家庭聚集性发病。因此,慢性乙肝患者迫切需要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或尽可能获得临床治愈。
图1. 慢性乙型肝炎发展进程
乙肝临床治愈已是不争事实
乙肝已能实现临床治愈,一些患者表面抗原可转阴和出现表面抗体。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首次提出临床治愈的理念,即停止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表面抗原HBsAg消失并伴有ALT(肝功能指标之一)复常和肝脏组织学病变改善。2019年版中国指南更加明确临床治愈的治疗目标。中国乙肝临床治愈珠峰项目阶段性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48周时临床治愈率32.8%。而优势人群48周时HBsAg丢失率为55.3%,经过延长疗程至96周,临床治愈率可达67.7%。
乙肝临床治愈获益多
慢性乙肝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后,将获得最大程度减缓疾病进展,最大程度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来自国内知名教授研究分析,长期接受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病人,虽然可以获得持续的病情控制,但在5年之内仍有7%左右的病人会发展为肝癌,如果病人有肝硬化,这个比例高达17%。而如果表面抗原转阴的话,患肝癌的概率只有0.8%,即使病人已出现肝硬化,也只有6%的概率会发展为肝癌。因此,予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或联合核苷类药物抗病毒,实现临床治愈对乙肝病人意义重大。另外,“临床治愈”,意味着已摘除了“乙肝小帽子”,疾病症状已经消失,疾病也不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任何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回归正常人群生活与就业选择。
哪些人群属于优势人群?
前述“优势人群”可获得55.3%的临床治愈,甚至通过延长治疗可达到更高临床治愈(67.7%)。那么能够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有哪些呢?
1、表面抗原定量水平比较低(比如小于1500 IU/ML,根据目前经验,表面抗原水平越低,治愈的成功率越高),以及患者的病毒载量水平低复制或阴性,不管是初治患者还是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经治患者都是优势人群;
2、妊娠后患者,由于孕妇体内免疫状态的变化,这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优势人群来考虑。
3、儿童,例如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发现有三个五岁以下的小儿患者,经过长效干扰素的治疗,使小儿患者得到临床治愈。所以在未来,婴幼儿患者也许也将是治疗过程的优势人群。
4、部分患者在慢性肝炎急性发作以后可以乘胜追击,成为优势人群。
另外,相对年轻患者临床治愈率更高些。治疗方案: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以及延长治疗可大大提升临床治愈率。治疗后应答情况也是对HBsAg清除的预测因素:如HBsAg从基线到治疗24周下降明显>1 log10 IU/ml(HBsAg从基线到24周下降>1 log10 IU/ml的患者48周时的HBsAg丢失率明显高于HBsAg下降≤1 log10 IU/ml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如ALT升高明显,≥5×ULN:12周时不同的ALT分层(≥5×ULN,2-5×ULN,1-2×ULN和,1×ULN),48周时HBsAg丢失率分别为47.0%,40.5%,33.8%和24.6%。
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具有肝癌家族史或有一些相关并发症的肝癌高危人群,这部分人群虽然不是优势人群,但同样需要积极的给予干预和治疗。
乙肝治愈不是梦(病例分享)
乙肝临床治愈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罗湖区人民医院肝病科为“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分中心医院科室,近年我科已治愈乙肝人数不少。现分享两例本人全程治疗的乙肝治愈典型病例,以供参考。
病例1. 女,35岁,发现乙肝10余年,未经治疗。2021年03月14日笔者处初诊,表面抗原114.66IU/ml,HBVDNA小于100,符合“优势人群”,于2021年5月19日予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半年后表面抗原转阴,再之后产生强乙肝表面抗体,获得临床治愈,具体数据见图2.。
图2.患者治疗前表面抗原114.66IU/ml,属“优势人群”,予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4月表面抗原转阴,9个月时出现强表面抗体(455.2IU/ml)。
病例2. 女,30岁,发现乙肝10余年,2018年就诊时,表面抗原大于2500IU/ml,“大三阳”,乙肝DNA高复制。于2018年6月1日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019年5月18日复查,乙肝表面抗原125.22IU/ml,乙肝e抗原65.5IU/ml,较前明显下降,基本符合“优势人群”经治患者,于2019年11月03日加用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联合抗病毒治疗,治疗过程中,乙肝e抗原快速转阴,表面抗原下降迅速,于2020年8月30日表面抗原转阴,并产生乙肝表面抗体82.1IU/ml,获得乙肝临床治愈,具体数见图3.。
图3.患者治疗前表面抗原大于2500 IU/ml,‘大三阳’,先予恩替卡韦抗病毒,1年变为长效干扰素治疗的“优势人群”,予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6月表面抗原明显下降为4.6 IU/ml,9个月时出现强表面抗体(82.1 I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