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医疗质量——筑牢疫情期健康卫生防线

刘志强医生 发布于2022-04-26 16:29 阅读量235

本文转载自深圳博爱曙光医院

2022新年伊始,面对疫情“倒春寒”,深圳博爱曙光医院一方面继续做好医疗“保障员”,稳中求进,提供坚实的医疗服务保障;一方面充当疫情“防护员”,充分发挥党支部坚强战斗堡垒和医者担当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畏艰险,以实际行动支援街道抗疫。

01
以医疗质量管理为管理核心

“医疗质量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深圳博爱曙光医院医疗院长陈进文多次在全院大会上表示,他强调,“过硬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是保障医院——特别在疫情期间平稳运行的关键。”


今年以来,博爱曙光医院以“医疗质量建设年”为契机,不断锤炼过硬的医护队伍,筑牢医院发展“生命线”。为了应对疫情和市场多变的复杂形势,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医院在以下几方面下足了“苦功夫”:



一是狠抓核心医疗制度。医院重新编印了包括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在内的安全核心制度手册,将其制作成小册并进行电子化推送,方便全院医护人员随时进行翻阅学习;同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制度培训,督促每位新入院医护人员做到人人学习、人人过关,以此推动医疗安全管理持续、稳定进步。



二是不断强化临床管理。医院每日督导考核预检分诊人员工作,并及时上报深圳市卫健委;同时对每个科室设有直接安全责任人,将各个科室的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为护理安全、急诊急救、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护理基础等五大项进行打分反馈,分月度对各科室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挂钩,形成各科室医护人员向责任人负责、责任人向院办领导负责的以点带面机制,由整体到局部稳抓临床的每个细节。确保这位“综合医疗大厂”零失误稳定运行。


三是不断优化疫情分诊防范举措。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安全防范措施的升级,医院根据市卫健委要求及深圳市疫情动态管理,实施精准调控的预检分诊机制,根据人民的就诊需求,运用大数据制定计划,施行人防、物防、技防、联防联控五位一体的长效化疫情动态管理机制。



在人防方面,全体医护人员均进行了预检分诊及卫健委疫情防控100条等文件制度的培训,对新冠十大症状进行了详细培训;严格落实四必查一询问。在物防方面,临时隔离室实行每日消毒、入内终末消毒政策,所有应急物品准备充足,均能进行及时补充;在技防、联防联控方面,所有科室每月均需进行科室应急安全预案动态更新,为打好疫情卫生安全保卫战而“全副武装”。



四是加强医用器械立体化全覆盖排查。面对疫情的突然升级,医院聚焦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等重点产品,升级医用器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医务科专项督导小组将进行每日多轮的全科室医用器械排查,并持续加大检查力度,切实筑牢质量安全管理防线。


五是再度加强临床用药、病例书写规范、病案管理等日常诊疗规范的督查工作。在严格按照深圳卫健委要求、三甲医院标准的前提下,举办医疗服务质量比拼大赛,强化医务人员自我管理能力与意识,做好“源头”风险防范。


02
外“援”防控  内“抓”服务

春节过后,全市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深圳也迎来常态化防控以来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挑战。博爱曙光医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对接各地防疫检测需求,充分发挥全市“一盘棋”工作理念和医疗技术优势,多次派出医护人员、志愿者支援街道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全力保障核酸检测的采、送、检等全流程工作。


同时,为确保全院诊疗面的绝对安全稳定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各项要求落地,院感科通过进一步优化院感防控措施和强化疫情日常演练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此外,为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医院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为工作抓手,深入推动医院人文建设,以“爱在 健康在”为指引,以“55度的爱”暖心服务为核心,全力打造优质温暖的一体化服务流程。服务体现在个性化的需求,体现在一声声细节的问候:雨天,后勤人员撑伞迎接患者入院;冬天,导医客服主动递上温暖姜茶;院内的无障碍卫生间、线上问诊平台等,随时为特殊问诊者开放……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关键时期的出色表现离不开全体医护人员的齐心协力,更离不开于平日里医院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这条“发展生命线”的重视。未来,深圳博爱曙光医院将继续以提升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己任,朝着“百年老字号医院”的目标稳步迈进。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