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天,逸兄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说他一个同事的妈妈肠梗阻,在某某医院住院,已经3天了,不见好转,转过来一看,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
C阿姨今年已经60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而且重度肥胖(BMI达33.4),4年前脐部出现了一个小肿块,时大时小,有时候突出来就会出现便秘,然后自己不吃那么多东西,躺在床上休息之后,慢慢可以变小或者消失,曾经在某大医院就诊,告诉她说需要去广州做手术,费用大约需要10来万,阿姨只好使出一个拖字诀,拖着拖着,肿块慢慢变大,有时候突出来,几天才回去,对于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她,实在是煎熬。然而这一次,3天了,还是不会变小。
家属:这是一个什么疾病?
逸兄:这是脐疝。而且嵌顿了!
家属:脐疝?!我家邻居的小孙子就是脐疝,医生告诉她不用处理的,会自己好,怎么我这个非但不好,还越来越严重了?医生,有没有搞错啊?
逸兄:那好吧,先来了解一下脐疝这个疾病
脐疝
肚脐是人与母体相连的遗迹,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人在出生以前是以胎儿形式寄居于母体子宫内并通过脐带及胎盘实现胎儿与母体的营养及排泄物的交换,但肚脐在出生后就没有任何生理功能了。(中医称为 神阙穴) 其他脐部疾病参见:【逸兄医话】脐部流水、流脓,怎办?
脐部的皮肤较薄,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是腹壁天然的薄弱区域,在腹压的作用下也成为腹外疝的好发部位之一。
脐疝在临床上分为婴幼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前者远较后者多见。
大多数婴儿脐疝都是先天性疾患,有些能自行闭合的脐疝称为生理性脐疝。它是由于腹壁肌肉有小缺口,当腹内压增加如婴儿哭闹时,部分腹膜由脐环突出。大多数未闭锁的脐环可于3岁前自行闭锁而无需手术治疗。而少数大型的脐疝,基部直径大于两厘米,在3岁之后仍未能自动关闭的,则需要就诊小儿外科,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也有使用疝气带辅助治疗的。(疝气带不能长期使用,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成人脐疝都是属于后天性疾病。多见于腹壁薄弱的肥胖者、中老年和经产妇,或有腹内压力增高如肝硬化腹水、腹腔内巨大肿瘤等慢性疾患者。主要表现为站立、咳嗽和用力时脐部有圆形包块突出,而平卧时则消失。疝块回纳后可扪及疝环边缘,如有较多的网膜和肠管突出,可伴有隐痛和腹部不适或脐部有包块。成人脐疝的疝环边缘较坚韧,弹性小,不可扩张,发生嵌顿和绞窄的几率较高。孕妇或肝硬化腹水者如伴发脐疝,有时候可出现外伤性或自发性穿破。
肝硬化腹水合并脐疝
成人脐疝不能自愈,一旦发现应尽早手术。
C阿姨和家人听了之后忧心忡忡,怎么办?
先入院评估一下吧:血糖、血压控制得还不错,基本正常,但是,心脏功能和肺功能都受到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心电图提示:Ⅱ°Ⅱ型的房室传导阻滞,一种随时会发生心跳骤停的类型,而肺功能检查也提示有中度以上的通气功能障碍。另外,还有痛风、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肌缺血……
家属:医生,这么多基础疾病,怎么样选择治疗方案?能不能做腹腔镜手术?
逸兄:先来看看目前脐疝的手术治疗方法(以下内容摘录自好大夫网站)
①经典的开放式手术即Mayo 手术, 操作方便,手术花费少,由于修补术不切断脐韧带,不放置补片,故修补往往不完善,修补部位抗张力效果较差,容易引起术后复发及不适;
②腹腔镜下直接缝合修补术,其优点是保留了脐孔,手术简单,也无需外源材料,由于该术式也不放置补片,修补部位的张力仍很高,容易引起术后复发;
③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充分游离出脐疝缺损后置入补片,减小了局部张力,简化了手术,此术式的优点是从腹壁后方加固,腹压增高的冲击力可被补片分散,随着肉芽组织长入,在疝环周围形成坚实的肉芽组织屏障,更有效的避免了远期复发,同时术中使用的补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④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此种手术方式具有需要全麻, 部分年老体弱患者可能无法耐受、对手术者要求较高,尤其有腹部手术史者、手术花费比较多的不足;但与其他术式相比,此手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微创,腹腔镜下置入防粘连补片,使补片与疝周腹壁直接钉合,避免了常规手术腹部的长切口及较广泛的切除和分离,减少了局部严重且广泛的创伤;( 2)术后并发症少,因补片经Trocar(进入腹腔的套管)直接放置在腹腔内,无需广泛分离腹壁及筋膜,因此患者术后疼痛等不适感轻微,术后浆液肿、血清肿及切口感染等发生率低;( 3)术前综合评估部分合并腹部其他病史的患者,认为需要腹腔探查且无腹腔镜手术绝对禁忌证者可能会获得更大的益处;( 4)美观,可保留脐部,符合年轻患者的美容要求。
针对C阿姨的具体情况,麻醉科、心血管内科联合会诊之后,认为她不适合做腹腔镜手术,结合她家的经济情况,我们为她做了一个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为她解决了困扰了好几年的病痛。
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简介
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是深圳市福田区第一个成立的以疝外科为特色的治疗中心,也是深圳市最早独立的疝和腹壁外科专业科室之一。
专科化
规范化
微创化
个体化
疝和腹壁外科技术力量雄厚,其中:
何葵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行政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医疗资源管理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副会长、深圳市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分会副会长、深圳市医学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深圳市甲状腺与乳腺外科分会委员;《广东医科大学学报》特约编委、《结直肠肛门杂志》编委。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专家,原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从事外科临床及教学工作20多年,熟练掌握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危、急症病人的诊治,尤其对消化道肿瘤(胃癌、大肠癌)、急腹症、炎性肠病、腹壁及疝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对于普外科疑难病例有较强的诊治水平。能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叶、肝段切除术、甲状腺全(次全切)切术、甲状腺癌根治术、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普外科大、中型手术。擅长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主持或参与完成过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
科主任:陈少逸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曾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但对多发病、常见病能够熟练的诊治,而且,对于疑难危重病例如:急性重症胰腺炎、复杂肝脾挫裂伤、胰腺及十二指肠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胸腹联合伤、急性重症胆管炎等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小儿疝、成人腹股沟疝、切口疝的开放及腹腔镜(TEP、TAPP、IPOM等)手术治疗,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包含低位保肛和Mile’s)、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左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以上腹腔镜手术均能够用开腹方式熟练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经皮肝穿刺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甲状腺及乳腺的良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及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主持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各一项,发表论文十多篇,曾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手术录像多次在国内比赛获奖,曾获得2016年第五届海峡两岸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比赛华南区冠军。学术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分会常务理事。
学科骨干:
李茂林:深圳市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分会理事。
钟永豪:硕士研究生,发表过多篇SCI论文。
目前,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常规开展各种疝(包括小儿疝、成人腹股沟疝、复发疝、切口疝)的开腹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包括传统开放疝修补术、各类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各种先进的腹腔镜(微创)疝修补术 ,并且以微创和快速康复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专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