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NO!警惕胆囊结石作怪!

陈少逸医生 发布于2018-09-06 22:44 阅读量7362

本文转载自“逸兄医话”微信公众号

 小P近半年来一直“胃痛”,时常嗳气、腹胀,时不时还痛得睡不着觉,要用热水袋热敷才会好一些,胃药吃了一大堆,还是时好时坏。最近十几天来每天都痛,夜不能眠,最后终于忍不住了,决定到医院检查。于是通过一个亲戚找到我,我详细询问了疼痛的特点和体检之后,让他去查了一个彩超,一个小时后结果出来了——胆囊结石。真相大白!原来是胆囊结石在作怪!

    
  

  那为什么胆囊结石会出现“胃痛”呢?

   这跟人体的结构有关:胆囊和胃肠同属消化器官,有共同的神经支配,而且功能联动,一起承担消化功能。胆囊和胃、十二指肠相邻,所以当胆囊有了病痛,很容易当作胃痛。但与胃痛比较,胆结石的疼痛一般为右上腹疼痛,有时可放射至右肩。而小P的“胃痛”,已是典型的胆绞痛。

   胆囊结石有什么危害呢?

   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1.胆绞痛:典型的发作是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发生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脚部和背部放射,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可伴有恶心、呕吐。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再发作。

   2.上腹隐痛: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多、吃肥腻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暖气、呢逆等,常被误诊为“胃病”。

   3.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并停留于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

   4.进人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可引起损伤或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5.结石及炎症的长期刺激可诱发胆囊癌。

   6.胆囊积液: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粘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并分泌粘液性物质,导致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称为白胆汁。

   7.因结石压迫引起胆囊炎症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大的结石通过瘘管进人肠道偶尔可引起肠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

   在临床工作中,前4种危害是最常见的,后3种比较少见。

当然,也有一部分胆囊结石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症状,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说到治疗,胆囊结石的治疗无非就是两种方法,一种是非手术疗法,即采取中西医对症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溶石等疗法;另一种是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胆囊。

   这里先扒一扒非手术疗法:

1.无症状胆囊结石,可观察和随诊,但应该每隔6~12个月去医院检查一次,但下列情况应考虑行手术治疗:①结石直径>3cm;②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③伴有胆囊息肉>1 cm;④胆囊壁增厚;⑤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⑥儿童胆囊结石;⑦合并糖尿病;⑧有心肺功能障碍;⑨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⑩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

2.保守治疗:应用抗生素和解痉剂,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适用于急性发作期、诊断未明或者合并其他疾病,不宜手术时。

3.清除结石而保留有功能的胆囊:口服药物溶石疗法、灌注溶石疗法、体外震波碎石(ESWL)、经皮胆囊镜超声波碎石术、经皮经肝胆道镜胆囊取石、腹腔镜或小切口胆囊取石以及其他,如耳压疗法排石、中草药排石及耳针排石等。这几种方法,有的有一定效果,有的则已弃之不用,主要原因是治疗后结石复发率很高,或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和副作用,故目前不作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首选。

   对于保胆取石,有很多医院为了吸引患者的手术,大力宣传保胆取石,但本人对于其正确性,不敢苟同,几十年前废弃的手术,以‘新的微创’形式再次兴起,‘推广该方法的推广可能不符合医疗原则,对一种治疗措施的客观评价需要实践加时间的反复检验,而误导大众的隐忧则已远远超出医疗活动本身的范畴了!’在西医发达的西方国家,仍然在做胆囊切术的今天,国人已经开始了‘保胆’手术,不知是利益的驱动,还是真正的创新。

  需要指出的是,胆囊内一旦出现了结石,就会伴有胆囊的炎症,而且二者互为因果,结石使胆囊的炎症加重,而胆囊的炎症反过来促进结石的形成。此时,胆囊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胆囊了,而是一个有病变的胆囊了。在治疗上,应该以胆囊切除为主,即切除有病变的胆囊。保胆取石术将结石取出,保留了一个有病变的胆囊,美其名曰“保留了胆囊的功能”,显然不符合外科治疗的原则。

胆囊结石4.webp.jpg

再来说一下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仍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根治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目前胆囊手术的“金标准”,其众多优点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受到了外科医生和胆结石病人的广泛欢迎。



   最后,说一个几乎每个病人都会问的问题:切除胆囊对消化有没有影响。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只会变得更好!只会变得更好!只会变得更好!重要的话说三遍!

切除病变的胆囊,不痛了,而且不用像预防定时炸弹一样,时刻提防它的发作。大约有15%左右的人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但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适应,就会逐渐恢复正常,和从前一样,正常饮食,不用忌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拥有床位40张,设有腹部外科、疝与腹壁外科、肛肠外科、甲乳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生9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2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

 疝和腹壁外科是深圳市福田区第一个成立的以疝外科为特色的治疗中心,也是深圳市最早独立的疝与腹壁外科专业科室之一。常规开展各种疝(包括小儿疝、成人腹股沟疝、复发疝、切口疝)的开腹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包括传统开放疝修补术、 各类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各种先进的腹腔镜(微创)疝修补术 ,并且以微创和快速康复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专科特色。

腹部外科以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为特色,能够熟练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及经皮肝穿刺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超声引导下的对各种脓肿穿刺引流是普外科的又一微创特色,对于乳腺脓肿、阑尾脓肿、肝脓肿、胸腔积液等,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使病人免于手术,效果好、康复快,同时能够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泌尿外科:泌尿外科各类疾病诊治,尤其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的微创手术,以及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美容法包皮环切术。

肛肠外科:常规开展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裂、肛乳头肥大及肛门良性疾病的微创手术: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一次性使用开环式微创肛肠吻合术(T.S.T)、外剥内扎术,肛裂、肛乳头切除术,肛瘘切开悬浮挂线术,脓肿切开引流根治术等。

甲乳外科:开展甲状腺、乳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外,甲状腺、乳腺外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乳房多发肿块麦默通微创手术全切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微创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等。

胸外科:常规开展普胸疾患的微创治疗,包括VATS肺叶切除,VATS全肺切除,VATS肺袖状切除。

科主任:陈少逸,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曾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工作20余年,对普外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成人腹股沟疝、切口疝、胃癌、肠癌及肝胆疾病等,甲状腺及乳腺肿瘤的综合治疗。主持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各一项,发表论文十多篇,曾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在国内手术录像比赛获奖,学术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肠道保健分会 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分会 理事;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急诊与灾难应急专业委员会  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压疮慢性伤口康复专业委员会  委员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