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中药煎煮后产生的蒸汽或药液用于皮肤患处,借助药物的温热作用和药性来治疗皮肤病。这种方法常用于湿疹、牛皮癣、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病的辅助治疗。
一、中药熏洗的作用原理
1. 药物渗透: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蒸汽或药液渗透到皮肤深层,发挥抗炎、杀菌、止痒等作用。
2. 温热效应:熏洗时的温热作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炎症消退。3. 调节气血:中药通过皮肤吸收,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皮肤状态。
二、常用中药根据不同的皮肤病,选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
1、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黄芩、黄柏。-
2祛风止痒: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荆芥。-
3、活血化瘀:丹参、当归、川芎、红花。-
4、燥湿止痒:苍术、白术、茯苓。
三、适应症-
湿疹、皮炎- 牛皮癣(银屑病)- 荨麻疹- 痤疮(青春痘)- 皮肤瘙痒症- 真菌感染(如脚气)四、操作方法
1. 煎药:将中药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煎煮15-30分钟。
2. 熏蒸:将煎好的药液倒入盆中,患处对准药液蒸汽进行熏蒸,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
3. 浸泡: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持续10-20分钟。
4. 擦干:熏洗结束后,用干净毛巾轻轻擦干皮肤,避免用力摩擦。
五、注意事项
1. 温度控制:熏洗时药液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
2. 个体差异:不同体质和病情需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中药和配方。
3. 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某些中药过敏,使用前可先在小面积皮肤测试。
4. 禁忌症:皮肤有破损、溃疡或感染严重时,不宜直接熏洗,需咨询医生。
5. 配合治疗:中药熏洗通常作为辅助疗法,严重皮肤病需结合口服中药和其他治疗手段。
六、常用配方:
1. 湿疹熏洗方: - 金银花15g,连翘15g,黄柏10g,苦参10g,地肤子10g。 - 煎煮后熏洗患处,每日1-2次。
2. 牛皮癣熏洗方: - 丹参15g,当归10g,红花10g,白鲜皮10g,荆芥10g。 - 煎煮后熏洗,每日1次。
3. 痤疮熏洗方: - 黄芩10g,黄连10g,金银花15g,连翘15g,蒲公英10g。 - 煎煮后熏洗面部,每日1次。
七、病案分享:
患者,女,13岁。全身皮疹伴瘙痒反复发作1年,皮疹以肘窝、耳后、腹股沟为多,皮疹色红,脱屑,干燥,有抓痕血印。消瘦,睡眠不安,食欲差,大便干燥,舌质红苔白脉细滑弦。诊断:特应性皮炎、慢性湿疹辩证:血热风燥中药内服加外治法。中药熏洗方:银花、薄荷、黄精、白鲜皮、甘草等采用中药熏洗仪,熏洗局部皮疹。每周三次。一周后复诊,皮疹明显改善,瘙痒减轻。继续治疗1周,每周三次熏洗。随访告之,皮疹完全消失,皮肤光滑,痊愈。
八、总结
中药熏洗是一种温和有效的皮肤病辅助治疗方法,但需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和配方。固生堂华强分院皮肤病专科引进的中药熏洗仪器,药物渗透高,温热效应好,较一般熏蒸疗效更优。有需要的朋友建议前来咨询治疗。
刘晨波 中医全科医生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皮肤科:痤疮、脂溢性皮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婴儿湿疹、肛周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皮肤癣病、灰指(趾)甲、脱发、班秃、脓疱疮、银屑病、白癜风、唇炎、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扁平疣、黄褐斑等
妇科:各类月经病、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囊肿、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早衰、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带下病、不孕不育、妊娠呕吐、妊娠期荨麻疹、妊娠期咳嗽、保胎、产后恶露不尽、产后乳少、产后风、人工受孕技术的中医干预治疗。
内科:顽固性失眠、忧郁症、偏头痛、眩晕、耳鸣、浅表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肠功能紊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顽固性便泌、痔疮、遗尿、泌尿系感染、痛风、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结节、肺结节、淋巴结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咽炎、多汗症、过敏性紫癜、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等其它亚健康病症。
儿科: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哮喘、抽动症、多动症、注意力缺陷障碍、遗尿、多汗、生长迟缓 、厌食、消瘦、疳积、便秘、腹泻、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咽炎、扁桃体炎、夜啼、久咳、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早发育、儿童肥胖症、过敏性紫癜等。
擅长科目:皮肤科、妇科、内科、儿科
出诊时间:周三周五下午2:30-5:30分。周六周日全天
出珍地点:深圳固生堂中医门诊华强分院地址:福田区福田街道福虹路华强花园A、B、C座1-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