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有患者问:“为什么我每次来月经,都会拉肚子,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且这类患者都有个共同点备孕很久,却没有成功。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经期拉肚子和不能正常怀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妇科专家指出:“如果经常性的经期合并腹泻症状,备孕妈妈们需要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
有数据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女性中有10%左右的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然而,对于它,许多人仍然比较陌生。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一、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内异症,就是指正常的生长在宫腔里的子宫内膜组织长在了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不好的”子宫内膜组织可以生长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例如,长在子宫肌肉组织,就是我们所谓的子宫腺肌症;长在卵巢,即我们平日听到的巧克力囊肿。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腹膜型
发生在盆腔腹膜的内异症。
2、卵巢型
发生在卵巢的内异症。
3、深部浸润型(DIE)
又称深部结节性,指生长在盆腔后部较低处且生长较深的内异症,比如宫底韧带、直肠子宫凹陷处、直肠、输尿管等部位。典型的体征是妇检可触及宫骶韧带痛性结节。
4、其他部位的内异症
比如发生在肺、胸膜的等比较少见的内异症。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表现因人和病变部位的不同而不同,症状特征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有25%的患者会无任何症状表现,大多数症状可表现为:
1、下腹痛和痛经
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典型症状为继发性痛经或进行性痛经加重。疼痛部位多出现在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会阴部、肛门和大腿处也会出现疼痛,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至整个经期。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经期加剧。
2、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率有40%。引起不孕的原因有:盆腔微环境的改变影响精卵结合及运送,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抗子宫内膜抗体增加并破坏子宫内膜正常代谢及生理功能,卵巢功能异常导致排卵障碍和黄体形成不良等。中、重度患者可因卵巢、输卵管周围粘连而影响受精卵运输。
3、性交不适
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局部粘连使子宫后倾固定者。性交时碰撞或子宫收缩上提而引起疼痛,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4、月经异常
15%-3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或经前期点滴出血的情况。可能与卵巢实质病变、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足或合并有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有关。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生育的要求等加以选择,达到缩减和去除病灶、减轻和控制疼痛、治疗和促进生育、预防和减少复发的目的。可通过手术手段切除病灶,也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病情。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首选期待疗法。定期随访,并对症处理病变引起的轻微经期腹痛,可给予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等。对于备孕的女性则应避免服药,应尽早促使其妊娠,因为怀孕后,异位内膜病灶坏死萎缩,分娩后症状缓解并有望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