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开始抗乙肝治疗,在婚育阶段前实现乙肝临床治愈!

何选秋医生 发布于2025-04-16 17:36 阅读量2644

本文由何选秋原创



#01


经过了2019年至2022年“新冠”的洗礼,不禁让人想起2003“非典”感染对人类健康的冲击,也就在2003年,刚上高中的果果检查发现了肝功能异常,她知道自己有乙肝病史,家长也带着她寻医问药,于是开始了口服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每晚一片,联合护肝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量也下降,从“大三阳”逐渐转变为“小三阳”,肝脏超声检查也提示肝脏形态正常。后面转为单用抗病毒药治疗,还是每晚一片的药,这一吃就转眼上完高中、大学,步入社会工作,紧接着来到了龙年龘龘的2024年。曾经青涩的小姑娘如今也是工作生活两头忙的亭亭玉立的独立女性。



#02


像往常一样,她来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开药和复查,复查的结果提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已经降至0.21IU/mL,高灵敏HBV-DNA病毒量低于20以下至检测不到。经过医生评估,她的乙肝病毒得到了充分地控制,HBsAg数值很低,现在处于可以获得乙肝临床治愈的阶段,治愈率高。


45930114.jpg


不过,虽然有治愈的希望,在启动长效干扰素治疗前,是需要评估是否可以打针治疗,除外其它疾病,如甲功异常、免疫性疾病、不可控制的糖尿病及高血压等。


同时还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干扰素治疗不同于口服药治疗,需要每周打一针肚皮针,起初有乏力、低热类似感冒的症状,逐渐适应后上述症状可以缓解,后续常见的不舒服可能会有乏力、胃口欠佳、起皮疹,少见的症状可能会影响睡眠及脱发、精神状态欠佳等,并且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甲功等指标,监测如白细胞、血小板、转氨酶等数值在安全范围内继续治疗,治疗半年评估效果,若获得较好的下降HBsAg的效果,则继续稳定治疗,通常一个疗程在1年不超过两年的时间内进行。



#03


果果了解了干扰素治疗的效果及相关副作用和疗程后,回想这十年来的抗病毒治疗过程,经过深思熟虑,定为自己争取一个“乙肝治愈”的机会和希望


经过相关抽血化验和超声、肝脏弹性扫描等检查评估后,果果没有干扰素治疗的禁忌症,于是在2024年01月份开始干扰素180ug剂量每周一针的治疗,打了4针后,果果发现自己明显的乏力和胃口不好,甚至在上班时觉得体力下降。进一步与感染性疾病科主治的何选秋医师进行沟通,复查肝功能转氨酶ALT为100多,提示虽然存在干扰素治疗的部分副作用,不过相关检测指标在安全范围,可以调整为135ug剂量每周一针的治疗方案,并保障比较充足的睡眠休息和规律营养的饮食。


1.png


继续治疗2个月后复查,于2024年3月复查乙肝两对半定量HBsAg转阴了,这代表着乙肝治愈“里程碑”式的检测结果,让果果激动不已,感觉过往的辛苦,每一天坚持吃的抗病毒药,每一周打的针,都回馈了这最终的治疗效果。


不过,医生告诉果果,现在乙肝转阴,还没到停药的时机,还需再巩固治疗3至6个月,以及接种乙肝疫苗促进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产生。继续长效干扰素巩固治疗半年后,停用干扰素针,以及接种乙肝疫苗三针后复查HBsAb达到800多以上


2.png



#04


于2025年02月停用吃了12年的口服抗病毒药,实现了慢乙肝停药的愿望,摘到了“乙肝临床治愈”的“金牌”。果果感慨,自己深知慢乙肝感染对于婚育没有影响,在目前母婴乙肝零传播的医学管理下,对于自己以后考虑的下一代,也不会再受到乙肝的感染,不过能在这婚育阶段前实现乙肝治愈,实现抗病毒药停药,也是2025年送给自己巳巳如意的一个美好礼物。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虽然是一个慢性病,不过在医学进步的规范治疗情况下,该病已经不会成为影响工作和生活的一个疾病了,良好地控制病毒,能保障肝脏正常运转,在部分优势人群,如长期抗病毒治疗后的人群,以及HBsAg偏低的人群,特别是年轻的女性患者,甚至是产后半年的母亲,需要重视的评估处于肝炎病毒活动的儿童,都有较高的机会获得乙肝临床治愈,圆一个没有乙肝、消灭病毒性肝炎的美好愿景。


诊疗分享和总结:

腼腆的一个姑娘,治疗过程中每次沟通都温声细语的,15岁花季开始治疗,15年来坚持治疗,终于拥抱了自己努力获得的礼物——乙肝治愈,祝愿这位姑娘未来年华似锦。
乙肝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容易面对的慢性病,也是目前大家普遍还认为不能治愈的疾病。随着诊疗的进展,目前中国的数据显示30-40%的慢乙肝患者已经能够做到乙肝治愈。希望更多患者获得这个希望。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