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腿肌肉拉伤-什么是网球腿
运动医学钟博士
什么是网球腿
“网球腿”最早由Powell于1883年提出,最初指小腿跖肌的断裂,后来发现更常见于腓肠肌的内侧头或腓肠肌-比目鱼肌腱膜。
多发于球类(尤其网球)、短跑、跳高等项目。但近年来也发现,在不经常参加运动的人群中逐年增加,甚至不运动的也有发生。可能因为长期运动不足或其他病症有关。
网球腿的受伤机制
多是因为小腿三头肌受到强烈的过度收缩,造成腓肠肌或比目鱼肌拉伤甚至断裂,例如膝关节在伸直时再突然蹬地踮脚起跳的动作(网球接高球时)。如果小腿三头肌长期过度紧张僵硬疲劳,弹性明显下降,突然的外力也易引起拉伤或断裂。
网球腿有哪些明显的症状
棒击感:受伤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尖锐的灼痛感,就像有人在身后朝你的小腿“猛烈一棒”或“踢了一脚”,有时伴有可听见的声音。
剧烈疼痛:强烈的疼痛会让人无法再继续运动,不能做跳、跑等动作,做踮脚动作疼痛会加剧。
小腿外部表现:初期小腿外形多无改变,稍晚可出现肿胀、皮下出血等,有明显的压痛点,如果其中腓肠肌完全断裂,会有明显的凹陷和瘀斑。
如何诊断
一般根据受伤情况、疼痛位置等可以诊断, B超 检查快速简便,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肌肉撕裂的位置、程度、是否伴有血肿等。核磁MRI也可以观察肌肉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急性期处理
在受伤后的急性期,最好采取快速和充分的紧急处理,这对于后期的康复至关重要,如有不懂的地方,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康复师。
休息(固定):停止一切运动,休息和保护受伤部位。仅限适当走路,严重者拄拐1周。
冰敷:在6小时内的急性期,冰敷8-10分钟,隔30分钟一次(一天4-6次,3-5天内冷敷)。
消肿后(7-14天后)的亚急性期,可采取适当冷热交替,冷敷一分钟,热敷3分钟(温度适宜40度左右即可),交替循环做5次。
加压:使用加压绷带,这很重要,因为它压缩了小腿中的小血管并限制了出血。
抬高:抬高小腿。
之后慢慢恢复活动及运动。
初期康复
待疼痛和肿胀消退后,也就是差不多7-14天后,我们就可以介入适当的训练来促进康复。早期训练对防止粘连和局部瘢痕生成十分重要(这里多说一句,粘连和瘢痕的生成会对以后的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会使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
训练期间,疼痛是休息的信号,一旦超过疼痛阈值,就要停止或减少训练。
在疼痛允许范围内,第一周使用肘部拐杖支撑下,将重量放在脚上,正常方式使用脚的功能。同时在一到两周内尽量穿有减震功能的鞋子,可以帮助减轻行走期间小腿肌肉的压力。
有氧训练:每天游泳或骑自行车30分钟可增加小腿的血流量。也可以通过按摩、理疗来加强血液循环,促使炎症区恢复。
力量训练:可以加入脚部肌肉训练,坐在椅子上,用受伤腿的脚在空中写字母,用脚趾抓毛巾折叠毛巾等。每次15-20秒,然后休息10-15秒,并重复10-20次每天。
训练结束后需要配合小腿拉伸来缓解压力、促进恢复。
进阶康复
上述训练在进行2周左右后,如果能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行走,可以考虑提高训练强度和难度。
台阶提踵训练:可有效加强小腿肌肉的离心控制能力,缓解外来压力。(需要注意的是,提踵训练不要过度,每天不要超过200次即可)。
原地小跑:在原地采取小而快节奏的小跑,这是正式跑步前的训练。
开始慢跑:如果前面都顺利,可以开始简单的慢跑,后续可以包括一些冲刺和直线跑、快速转弯、急跑急停等。
跳跃训练:弹跳训练主要的方法有原地高抬腿跳、立定跳、单腿跳绳、左右跳、跨步跳等。
当觉得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可以循序渐进的尝试你热爱的网球运动,但需要注意把握好运动量,或咨询专业人士进行专项运动训练。
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受伤风险
运动前进行全面预热,之后进行冷却,每次约10至15分钟。需要密切注意正确的拉伸运动,小腿肌肉的拉伸运动尤为重要;
如果需要提高训练量,需要循序渐进,让身体慢慢适应增加的负荷;
穿着合适的网球鞋,具有良好的减震性,侧向稳定性;
经常按摩放松小腿肌肉,防止其僵硬紧张;
网球运动中下肢力量和爆发力很重要,保持小腿肌肉的日常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