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月”的困扰!——什么是盘状半月板?
运动医学钟博士sportsmedzhong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满月”往往是一种美好的景象,然而对于特定的事物。“圆满”未必是好事!
今天聊一聊“满月”的麻烦!
半月板为什么是“半月”的好?
半月板从名字来看,是一个“半月”形的结构。半月板是介于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半月状纤维软骨,内外侧各一个。其外侧缘较厚,内侧缘较薄;上面微凹,与股骨内外髁相适应;下面平坦,与胫骨平台关节面相接。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近似呈"O"形。
什么是盘状半月板?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是膝关节半月板的一种异常表现,因半月板的宽度和高度异常增大呈盘状而得名。
为什么会得盘状半月板?
盘状半月板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有较大争论或者说机制不明!
一般认为,盘状半月板一般是先天发育异常!
盘状半月板是相对于正常半月板形态的遗传性变异,主要是胚胎期盘状的半月板组织在结构卷曲过程中出现异常所致。也就是人体发育过程中某种因素导致的结构发育异常。
有学者推测,在胚胎发育的早期, 半月板是一个完整的盘状软骨, 随着股骨髁的发育, 增加对盘状软骨应力, 盘状软骨中心逐渐被吸收, 最终形成半月 形的半月 板。 如果软骨盘的中心部分未被吸收, 就形成盘状半月板。
盘状半月板的发生率高吗?
常见!
在欧美白人中发生率真心不高,1%左右。但是在亚洲人群中却非常高,据统计,亚洲人群盘状半月板发生率约15%,中国国内尚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不过和我们相邻的韩国和日本,盘状半月板的发生率已经到了18%-26%。
但是很多人是无症状的,所以现实人群的盘状半月板发生率应该显著高于医学统计的数据!
怎么知道我是不是得了盘状半月板?
盘状半月板除了容易引起撕裂外,还容易引发弹响。有些人膝关节走路或者弯曲总是啪啪的响,这里有些人可能就是盘状半月板在作怪。当然,确诊需要做膝关节的核磁共振。
盘状半月板的核磁表现:
(1) 矢状面显示层厚 4~5 mm 的扫描序列连续 3 层及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
(2) 冠状面上半月板游离缘在中 1/3 处显著延长或延伸至髁间窝;
(3)半月板增厚,约比对侧厚 2 mm。
不过在我国,你让没症状的老百姓去做个膝关节核磁共振筛查下是不是盘状半月板,在当前的国情民情下,实在是行不通,也着实没必要。
不过是不是盘状,只要没有损伤,都可以不管它。有的患者因为膝关节外伤来医院就诊,拍个膝盖的核磁共振发现自己是盘状半月板(并没有撕裂),就紧张兮兮的问需不需要手术。这里明确的告诉大家,盘状半月板如果没有损伤是不需要预防性的进行手术的。
但是有一点,由于盘状半月板体积较大,一旦撕烂后卡在膝关节内的破损结构也较多,因此造成的膝关节交锁、卡顿、弹响、疼痛症状也常常较普通半月板损伤为重。所以一旦发生盘状半月板撕裂,往往需要及早手术治疗。否则巨大的撕裂半月板卡在关节软骨之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擦,很容易将软骨磨坏。
为什么盘状半月板容易损伤、撕裂?
盘状半月板的损伤机制和正常半月板几乎一样,但在运动中更加容易出现损伤,原因在于:
正常半月板会随着膝关节活动而卷曲、收缩等变形,而盘状半月板更加“肥厚”而缺乏“灵活”,更容易受到损伤;
正常半月板只有边缘有血供,越向中间血供越少;盘状半月板中央部分基本没有血供,更容易出现损伤;
正常半月板的纤维结构排列规则,呈径向、纵向和环形排列;盘状半月板纤维排列杂乱无章,不能很好的起到缓冲分散应力的作用,更易出现损伤;
盘状半月板往往合并有膝关节其他结构的异常,更易诱导盘状半月板出现问题。
盘状半月板在没有明确损伤因素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生撕裂,慢性磨损、自身退变也会造成撕裂,原因是盘状半月板的组织结构或者质地很差,与正常半月板存在结构上的区别。
因此,盘状半月板又大又厚不说,韧性还差,弹性也不好。正常的半月板在膝关节里面,月牙形的结构使其空出来一部分,这里正好是膝关节的负重区。而盘状半月板,这部分是填满的,在膝关节反复活动和扭转的过程中,过大过厚的半月板在两个骨头之间拈搓,很容易撕裂。
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主要症状与半月板损伤类似,包括膝关节持续性局部压痛、外侧关节缝疼痛,关节弹响(屈伸时响)、弹跳(屈伸时有震动感)与交锁(屈伸时卡住)。
盘状半月板撕裂应该怎么处理?
盘状半月板未撕裂前,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不主张手术切除。
撕裂以后,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治愈,微创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关节镜可以非常清晰的显示整个盘状半月板的形态、撕裂的部位及程度,也能够做出精准的相应处理。
如果能够及时手术,撕裂还不严重,关节镜手术医生都能够在关节镜下切除损伤的盘状半月板中央区,尽可能的保留一个外观相对正常的半月板(半月板成形手术),以解除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避免膝关节上下软骨的直接接触,过早的引起膝关节退变。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手术时,一定要尽可能的将半月板修整至正常形态。尽量不做完全切除,只有在半月板完全撕裂,没有修复的可能的情况才做半月板的切除。
有时候盘状半月板伴有层裂、纵裂或者其他类型的撕裂,在行半月板成形后需要缝合固定!
盘状半月板术后的如何康复?
1, 盘状半月板术后康复原则同其他半月板手术术后康复原则一样。
仅做成形的可以早期2周内正常负重行走
如果缝合的,需要避免负重6-8周,之后逐渐恢复负重到正常行走
2,加强冰敷、股四头肌肌力等常规练习。
3,术后加强随访,因为盘状半月板本身的组织结构(质地)与正常半月板存在差异,术后有再次撕裂的可能,避免一些危险动作及运动!
典型病例
1,女性,14 岁,右膝关节弹响,膝关节交锁。关节镜下见外侧完全盘状半月板 ,予关节镜下成形术!
半月板为盘状,大而厚,完全覆盖胫骨平台
使用蓝钳等关节镜器械,修整半月板,切除中央部
盘状半月板成形后为正常的“半月”形
病例2
2,女性,32 岁,右膝关节反复弹响,膝关节交锁、疼痛、肿胀。
关节镜下见外侧半月板大厚, 完全覆盖胫骨平台
半月板内部分层撕裂
中央部撕裂
盘状半月板进行修整成形及缝合后
(外侧盘状半月板并撕裂,修整缝合后恢复正常的半月板形态)
(因此我们微创的关节镜技术可以修复损伤的盘状半月板)
当然 盘状半月板可以发生在内侧,可以双膝都是盘状半月板,或者内外侧都是盘状半月板,这些病例需要临床医生不断发现并做好总结报告,利于学术交流,提高所有医生的诊疗水平!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需处理有症状的,无症状可以一直观察,但需要避免损伤,如果有症状及时就诊处理!
病例三 双膝内侧盘状半月板,仅一侧有症状。
患者男 性, 17 岁, 学生, 无特殊运动爱好史, 因“双膝不适感 10 余年, 左膝疼痛、 伸直受限 1 个月余”入院。 。 双膝 MRI 提示: 左膝内侧盘状半月 板撕裂伴前角 囊肿, 右膝内侧盘状半
月 板伴变性 。 因患者左膝疼痛及伸直受限,而右膝关节无明显症状, 不影响日 常生活及活动, 故
行左膝关节镜下内侧盘状半月 板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