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疼痛、老化,往膝盖里打玻璃酸钠有没有效果?
运动医学钟博士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老年人就诊骨科门诊,多半是因为腰腿疼痛,而腿的问题,往往又集中在膝关节上。大多数因膝关节问题就诊的病人都听过往关节里注射玻璃酸钠,一般是一周一次,4-5周一个疗程。注射后很多人对这个药物不是很了解,而且用后的效果也不一样。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究竟对关节炎的治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什么是玻璃酸钠
玻璃酸钠,又叫透明质酸钠,朋友们可能不一定懂的它到底是什么,但是问起年轻貌美的女士们,那几乎是一问一个准。
目前,透明质酸钠被广泛地应用于保养品和化妆品里,是公认的保湿效果最理想的产品。它的透明质酸分子能携带500倍以上的水分,具有出众的保湿能力,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
但是除了保湿作用,它的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让它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润滑关节、调节血管壁的通透性、调节蛋白质、促进创伤愈合等。巧合的是,我们的膝关节自身分泌的液中的主要成分就是透明质酸钠。关节滑液中有透明质酸钠的存在,能减轻人体行走和运动中对于骨头的冲击,还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起到一个润滑作用。此外,透明质酸钠和蛋白聚糖等物质一起构成的聚羟基乙酸,是构成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而关节老化软骨内的基质大量破坏丢失!
在关节炎患者的滑液中,软骨已自顾不暇,自然也就很难保证玻璃酸的产量和质量了,因此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摩擦损耗就大了,疼痛也纷至沓来,此时体外补充玻璃酸为缓解摩擦减轻疼痛提供了可能。
玻璃酸钠的作用往往被形象的称之为汽车的润滑油,但细思之,还是有不太恰当的地方。事实上,玻璃酸钠打到关节腔以后,在体内的存留时间短则几小时最长不超过几天,但它的作用却是可以持续几个月的,因为玻璃酸钠起到的不单纯是机械的润滑作用,还包括抑制一些关节退变酶和炎症反应,刺激软骨细胞代谢和软骨基质的合成。
玻璃酸钠到底管不管用?
先让我们来看看权威的指南: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
因此,虽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整体上临床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认可的。在没有更好的替代物出来之前可以尝试。
如何使用玻璃酸钠?
注射时配合局麻药,1周1次,每次1支,需连续注射5周,可按症状轻重适当增减注射次数。注射后少量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的不适感,但这些症状一般会在注射后的2~3内天消失。若非严重的膝关节疼痛,不应和激素类产品共同注射,以避免造成韧带等软组织结构退变损伤。
往关节腔里打玻璃酸钠,有一定的风险造成关节感染,而一旦感染,对关节功能将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操作一定要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