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Knee-ACL]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康复指南——我的方法 (理论版)!

钟名金医生 发布于2019-11-05 22:15 阅读量14513

本文由钟名金原创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康复指南——我的方法!

运动医学钟博士

 

使用 自体肌腱 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经历坏死、细胞长入、血管化、韧带塑形等阶段,最终形成“自己”的韧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概需要2年时间)。


1.png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计划总则

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肌力和角度同步进行!


基本理论——小树苗理论


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有利条件:


1,树苗:种苗(肌腱)要好,越年轻,爱运动,肌腱质量好;


2,土壤:土壤(骨质、关节液)要好,年轻、受伤时间1年内,没有严重的半月板、软骨损伤,那么骨质好,没有骨质疏松,关节没有退变,没有炎性因子,苗长得好;如果受伤时间长,膝关节退变,骨质差,关节炎性因子多,相当于“盐碱地”,不利于“苗”活;


3,适宜生长的环境:早期支具保护、早期不剧烈活动(早期避免风吹雨打),合适的康复计划及运动方案。

                                   


注意事项:


1.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既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照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侧键。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量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早起膝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1~2次,力求度角有所改善即可,避免重复屈伸和多次练习。伸直、屈膝都很重要!

伸直练习:每天练习伸直,腘窝悬空练习

屈膝练习:术后第4天开始床边屈膝至90度,术后一个月内维持90度,术后2个月110度,术后3个月120度,后练习下毒至全角度!


6.活动度练习后即可给予冰敷15到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每隔两小时冰敷一次。  预防感染!感染的因素因人而异,一旦感染可能造成功能受损!


7.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连增加而增加即属于正常现象,直到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8.负重:半月板损伤缝合的,术后4~5周部分负重行走,术后8周完全负重行走。半月板缝合后存在不愈合或者再次撕裂的可能。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切除或修整)


9.术后前3个月长腿支具保护;术后3~6个月短护具或护膝保护。康复过程中出现过快(或有韧带松弛迹象)现象再次支具保护促进韧带愈合。


10.体育活动需要在术后1.5年~2年评估后决定是否能够再次参加体育活动。


详细计划


1.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紧大腿上侧肌肉,即股四头肌。


2.术后1到3天:


肌力练习:


踝泵——用力,缓慢,全方位屈伸踝关节,要求消退收紧至极限处保持两秒,然后反向活动至极限处保持2秒。全天尽可能多做。【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长期练习:即大腿肌肉绷紧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收缩至最大程度,维持5秒钟,休息2秒钟,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期练习:维持5秒钟,休息2秒钟,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正确体位摆放——足跟下垫枕头,患腿抬高放于枕头上,逐渐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不得用枕头将腿垫成微弯位置。如疼痛不可忍受,则在医生知道下摆放于舒适体位。


开始尝试直抬腿——大腿股四头肌绷紧保持膝关节本质,伸膝后直腿太高至足跟离床15cm处,保持至力竭,缓慢放下。10次每组,每日一组【练习时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应予以耐受】


4.jpg


开始侧抬腿练习,10次每组,每日一组到二组,组间休息30秒。


开始后抬腿练习,俯卧【脸向下趴在床上】,患腿伸直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面5cm处为1次,每组10次,每日1到2组,组间休息30秒。


5.jpg


3.术后4到7天:


肌力练习同上。


关节活动度练习:


上午弯腿练习:加压包扎【棉花腿】拆除后方可开始弯腿练习,屈曲角度术后7天达到90度。

方法:去除夹板(支具),坐于床边,膝关节以下悬于床边,保护下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足跟紧贴床挡,达到角度后保持10分钟不动,必要时可于踝关节处加辅助力量。


下午伸直练习,足跟垫高,腘窝悬空,伸直膝关节,必要膝关节加冰袋或米袋下压膝关节!

方法:足跟下垫枕头,患腿抬高放于枕头上,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应空出


弯腿自然在床边下垂下肢即可!


6.png

4.术后2到3周


肌力练习同上。


关节活动度练习:


上午弯腿练习:术后一个月内90度即可

方法:坐在床上,


下午伸直练习:同上【术后4到7天】

 

5.术后4周


肌力练习:其他项目同上,直抬腿,侧抬腿,后抬腿,一次抬腿时间达3分钟 每组10次,每日两组

新项目:卧位勾腿练习10次到20次每组,每日2次。


关节活动度练习:


上午弯腿练习:屈曲角度术后4周维持90度。

方法:坐在床上,双手抱住脚踝,使脚踝缓慢接近臀部。


下午伸直练习:同上【同术后4到7天】


7.png


中期:5周到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随肌力水平的提高,中期以绝对力量的练习为主。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每组,2组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

 

6.术后5周到6周:


肌力练习:其他项目同上,直抬腿,侧抬腿,后抬腿,一次抬腿时间达6分钟,5次每组,每日1组。卧位勾腿练习20次每组,每日2次。


关节活动度练习:


上午弯腿练习:屈曲角度术后5周到100度;

方法:坐在床上,双手抱住脚踝,使脚跟缓慢接近臀部。


下午伸直练习:术后5周练习方法:同上【同术后4到7天】

座位伸膝:【术后6周开始】坐位,足垫高,于膝关节以上处加重物【1斤】。完全放松肌肉,保持5分钟一组,每次3组,每日1次,于弯腿相隔3小时后开始练习。

 

7.术后7到12周:


负重练习:术后10周开始负重及平衡——保持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每次5分钟,每日1次。


肌力练习:其他项目同上,直抬腿,侧抬腿,后抬腿,在腿上加负荷,20次每组,每天各一组。卧位勾腿练习梧桐可加负荷,20次每组 每日2组。


关节活动度练习:术后7、 8、 9 周屈膝角度在术后6周的100度基础上,术后8周110度,逐渐达到与正常膝关节相同,但不可太快,每周可逐渐增加10度。术后3个月内(12周)不超过120度。

8.png


术后3个月:


可进行慢跑——即慢慢跨步前进,而非真正意义的“跑”,速度要慢。


关节活动度练习:


上午弯腿练习:屈曲角度术后9周到12周屈曲角度与好腿角度相同,12周后与主动角度【自由收缩弯腿】与好腿相同。屈膝角度练习到正常。

方法:坐在床上,双手抱住脚踝,使脚跟缓慢接近臀部。  座位抱膝角度与健侧完全相同后,开始跪坐练习。


下午伸直练习:与弯腿练习相隔4小时后开始练习。

坐位伸膝:座位,足垫高,于膝关节以上处加重物【2斤】。完全放松肌肉,保持5分钟,15分钟为一次,每日1次。


术后3~6个月,维持角度和肌力练习。

 

后期:6个月后到12个月


术后6个月后快走、健身房自行车等静力肌肉力量练习。


避免剧烈活动


在此期间重建的韧带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及安全,必要时可带护膝保护,但只主张在剧烈运动时使用。


9.png


恢复运动期:1.5年~2年后复查,评估是否可以参加体育活动。


目的:全面恢复运动。强化肌力,及跑跳过程中的关节的稳定性。

 

关于支具佩戴问题:术后1个月24小时佩戴,术后2到3个月白天佩戴,晚上无需佩戴,满3个月拆掉护具,术后3`6个月短护具或护膝保护,快走、慢跑、静力自行车等早期肌力练习护膝保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