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Knee-康复] 膝关节镜术后早期康复练习方法

钟名金医生 发布于2019-09-30 22:11 阅读量23775

本文由钟名金原创

膝关节镜术后早期康复练习方法


运动医学钟博士

【请认真阅读每一条!!!】

关节镜微创手术的特点是创伤小、操作精细、恢复快、并发症少,所以关节镜手术已经成为处理各种关节运动损伤和关节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目前膝关节镜下滑膜清理、关节清理、软骨损伤修复、半月板损伤修整缝合及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是十分成熟的手术方法。虽然关节镜手术是微创,但微创手术并不意味着是“小手术”,手术后的护理和早期康复锻炼是十分重要的!

 

1.png


1. 膝关节术后体位


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多数时候处于平卧位,手术侧的下肢应该稍微垫高(一个枕头的高度即可),整体高于心脏平面,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平放高于心脏水平利于关节消肿)。


伸直很重要! 第一要保持伸直!

为了保持膝关节的伸直,每天应该进行伸直练习,即在足跟部垫一小枕头,让腘窝处悬空半小时左右,保持膝关节伸直。(膝关节上方可以适当增加力量或重量 如 冰袋 、3-5斤米袋)


2.gif

0.JPG


当膝关节消肿后(术后第3或4天,拆除棉花腿包扎)(有的手术创伤小也可以提前术后早期拆除早期锻炼,根据医生手术情况决定,有的创伤大、出血多 需要多包扎几天!)


可以坐在床边,让膝关节屈膝90度自然下垂。


术后第3天-7天后,早上、下午分别进行一次90度屈膝(床边自然下垂),每次维持5分钟,当膝关节肿胀,下肢充血后再抬高患肢平放。


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角度直至达到最大屈膝角度。(如术后医生交代你要保守康复,比如你的骨头比较疏松、损伤比较严重等,那么弯腿或负重的时间要延后)


2,伤口的护理


【换药拆线社康解决!】

关节镜手术的伤口仅仅需要2~3个0.5cm的小切口(如果是韧带重建手术需要3cm的切口用于取肌腱),手术后会有缝线,需要保持伤口清洁,不能沾水。术后每3~5天进行换药,一般术后2周拆线(12-14天左右拆线, 可以在附近社区、社康中心 或 就近医院 换药及拆线 即可,无特殊情况无需回医院拆线换药。)

( 当然拆线早几天晚几天问题不大,但一般不要早于术后7天,晚于术后21天)。(如果皮肤表面没有缝线,使用的美容可吸收线,无需拆线,定期换药即可)皮肤看得到的线到了时间就减掉即可!


拆线后 3天 左右就可以正常淋浴而不怕污染伤口,但不用绕抓伤口。


3,关节应该冷敷


膝关节镜手术需要不断的向关节灌注生理盐水,所以术后膝关节往往比较肿胀。如果热敷会造成膝关节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重关节肿胀,因此膝关节镜术后应该冷敷。其次冷敷可以降低局部温度,不利于细菌生长,能够预防感染。此外冷敷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冷敷的方法:是将碎冰装入橡胶制的冰袋中(冰水混合物4℃),然后将袋口扎紧,在冰袋和皮肤之间要用毛巾或布套隔开。一般是每2小时进行一次冷敷,每次时间约15~20分钟,特别是康复锻炼前后要冷敷。


有的人术后会有3-5天低热不超过38.5℃,多数与膝关节肿胀吸收热有关,冰敷就显得更重要了。


3.png


4,术后应该早动、多动!


膝关节镜术后除了必要的休息外,在麻醉恢复后就应该开始适度的锻炼!


踝泵练习:坐位或平卧位都可以,大腿放松,缓慢有力的、尽最大努力往上勾脚尖,在最大角度保持约十秒钟;然后放松,脚尖往下踩,在最大角度继续保持约十秒钟。这样反复练习屈伸踝关节。

  

4.jpg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仰卧或者坐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在床上。大腿肌肉绷劲再放松,绷紧肌肉5秒,再放松算1次。每个小时做50~100次。每天练习可以减缓肌肉的萎缩程度。

 

5.jpg


直抬腿练习:仰卧平躺在床上,先用最大力量把腿伸直,之后抬起腿,大概抬到脚后跟离床面15厘米左右的高度。注意一定要膝关节伸直,这样才能充分动员股四头肌的肌纤维,可以分别试验一下,伸直抬起来和稍微弯着一点抬起来,用力大小的区别非常大,还可以看到和摸到肌肉收缩的程度也差很多。

 

6.png

有特殊要求尽量不用佩戴支具进行肌力练习,下地行走或活动佩戴支具


髌骨活动度的练习!很重要 ,预防术后黏连,术后1-2周就要开始练习了。 


早中晚各锻炼,每次10-20次


髌骨左右推动


髌骨上下推动


5,佩戴支具


支具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保护重建的韧带和缝合的半月板,避免其受到过度牵拉或外伤。(涉及韧带重建、修复缝合以及半月板缝合者均需要支具保护2-3个月)


一般要求术后第一个月内24小时佩戴(睡觉时支具不要勒的太紧了),第二个月晚上睡觉可拆下,第三月只需在下地行走时候佩戴,第四个月如无特殊情况可不再使用。


支具一般是伸直位固定的,但是如有其它情况如合并其它韧带损伤那么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并不是一直保持膝关节完全伸直,应该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每周进行角度的调整)。在佩戴支具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支具的位置,保持舒适感,避免下坠,同时不要勒的太紧,同时注意下肢的血运情况。


术后1~2个月内尽量支具是伸直固定的,下肢也是直腿行走;术后2月可以将支具调到90度,恢复正常行走步态!


7.jpg


6,术后下床


术后会包扎棉花腿(棉花腿包扎具有:1,保护膝关节 2,保护伤口 3,减少膝关节水肿 4 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48-72小时后可拆除。最好术后2周不要完全负重行走,避免引起膝关节肿胀。消肿后如果无特殊可以完全负重。用拐杖时间也由手术情况决定。

 (半月板缝合术后需要拄拐,术后4-6周开始负重踩地)。只要有半月板缝合!!!就要拄拐不负重、不踩地(4-6周)!没有半月板缝合(如半月板修整、成形、清理)的手术后即可负重。


1.png


如果半月板缝合后,负重时间要延迟到术后4到6周,术后8周才可以完全负重行走。


正确的扶拐姿势


调整好拐的高度后,身体正直站立,双手扶好拐杖,向身体两侧稍稍分开,紧实接触并支撑于地面。拐的最高横梁部分贴于腋下两侧的胸壁肋骨处,防止身体的左右晃动。双手握紧扶手,用手臂的力量支撑身体重量,完成移动。注意尽量不用腋窝压在拐上支撑体重,以免造成新的损伤,并且影响步态。


持腋拐步行方式


1、患侧下肢不能负重时的用拐方法(通常为术后2周内)


以右侧缠绷带腿为术肢举例示范动作,手术后早期(一般为术后2周)要求手术侧下肢完全不能负重,或者早期疼痛过于剧烈患侧下肢不敢着地时,可采用下一方式扶拐步行。


调整好拐的高度后,身体正直站立,双手扶好拐杖,向身体两侧稍稍分开,紧实接触并支撑于地面,患侧下肢抬起不负重站立,如患侧下肢可以稍稍弯曲,可如图中站立(左图),如不能弯曲,则在体前伸直抬起不着地站立。第1步双拐与患侧下肢同时向前迈出(中图);第2步身体前倾将体重移动至双拐,支撑稳定身体;第3步健侧下肢向前摆出,使健侧足迈至邻近双拐落地点。掌握熟练后或肌力较好可稳定控制身体时,也可跨过双拐落地点以加大步幅(右图)


2、四点步(通常为术后2周后)


以右侧缠绷带腿为术肢举例示范动作,调整好拐的高度后,身体正直站立,双手扶好拐杖,向身体两侧稍稍分开,紧实接触并支撑于地面。步行顺序次序为先迈出一侧拐与对侧下肢(左图);平稳支撑后,向前移动重心至一侧拐与对侧下肢同时支撑体重(右图);再换另一侧拐与另一侧下肢迈出。此方法适用于术后术肢可逐步负重的患者下地扶拐行走。


7,术后复查


膝关节镜手术后最需要预防膝关节过度肿胀和关节感染。一般住院观察3-5天左右,膝关节无肿胀无发热、生活基本自理后可以办理出院。

出院时一定要注意核对自己的病例书写(入院时医生写病例仔细询问你的情况),特别强调受伤原因及时间(特别是涉及除医保之外的 各种保险、第三方责任、事故、工伤等),一旦出院病历是无法修改的!

可以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出入院结算、申请复印病历等。


出院后按计划康复练习,术后1月复查(换药和拆线:社区或就近医院换药拆线),以后每个月至术后3个月(如果距离较远或其他原因不便的可以每一个月来复查一次或者微信联系,每次复查带好彩图的手术记录,提前拍在手机上保存好!)。 


复查什么


有问题随时联系, 术后1/2/3 月门诊复查。 每个月复查一次! 是否拍片子复查后决定! 


1,术后主要看膝膝关节是否肿胀、伤口愈合情况、在家康复如何?有问题及时调整!


  ( 可以社区、社康医院: 3-5天 换药一次+术后2周拆线),拆线后3天可伤口触碰水。


2,术后1个月左右,看康复进度如何。哪些需要加强、哪些需要调整等。


3,术后2个月,基本可以负重行走了,看步态情况,看肌肉力量等。


4,术后3个月,逐步恢复生活等基本活动,强化肌力练习,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


5,术后6个月、12个月以及以后每半年都可以复查,复查核磁观察膝关节半月板、韧带愈合情况,从低强度活动到恢复运动的调整过程。


术后3个月内如果膝关节康复较差可以及时纠正回到正确的康复过程中,如果长时间不复查,康复不佳可能再次需要手术!


8 出院后在家康复练习


膝关节镜手术后一段时间要会肿胀,建议网上购买几包弹力绷带,进行膝关节均匀包扎,防止膝关节肿胀,利于康复锻炼(术后包扎1-2个月均可) ——!!!(一定要包扎均匀,不要勒住膝关节,腘窝后方尽量垫几块棉垫或薄毛巾,因为腘窝后方有血管神经,以免压迫)



在家多练习肌肉力量,比如直抬腿,侧抬腿,后抬腿等,或者进行肌肉电刺激。如果到专业康复机构配合理疗等效果更佳!


                                                                   祝您早日康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