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疤保宫!手术40分钟告别子宫肌瘤,三天出院~

丁文清医生 发布于2025-03-24 21:52 阅读量3481

本文由丁文清原创


医生,我肚子上这个肌瘤,能不能不开刀?



我还没生过孩子,做手术会不会影响怀孕?



手术后会留疤吗?


图片





张女士患有子宫肌瘤十余年,深受子宫肌瘤造成月经过多引起中度贫血的折磨,但又不愿意做手术。


很多像张女士这样的患者,因子宫肌瘤饱受困扰:月经量多、贫血、腹痛……却又害怕手术创伤和疤痕。


作为妇科医生,每天都会遇到患者关于子宫肌瘤的种种疑问和顾虑。


其实,有一种既"温柔"又"高效"的手术方式——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



图片







子宫肌瘤 女性的“隐形杀手”
图片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20%-30%。虽然大多数肌瘤是良性的,但它可能引发:


图片



01

月经量增多(严重可致贫血)

02

下腹坠痛、腰酸背痛
03

压迫膀胱/直肠(尿频、便秘)
04

不孕或反复流产




图片







单孔腹腔镜手术 微创中的“微创”
图片


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而多孔腹腔镜手术虽然微创,但也会在腹部留下几个小疤痕。


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


单孔腹腔镜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只在肚脐处开一个约2-3厘米的小切口,通过这个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完成整个手术过程。


image.png



01
创伤小恢复快




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术后疼痛轻,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道蠕动。术后并发症少,如切口感染、出血等,恢复时间比传统手术缩短一半。

02
术后并发症少




手术过程精准,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感染、出血等风险低,患者恢复更顺利,生活质量更高。

03
美容效果佳




切口隐藏在肚脐内,术后几乎看不到疤痕,满足女性对美的追求。对于爱美的年轻女性,单孔腹腔镜手术是理想选择,不影响美观。


image.png

传统腹腔镜腹部切口3-5个


image.png

单孔腹腔镜术后脐部切口



图片







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适合哪些患者?
图片


01
肌瘤大小与数量




① 肌瘤大小: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直径小于10cm,单孔腹腔镜手术效果较好。过大的肌瘤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需综合评估。


② 肌瘤数量:子宫肌瘤数量较少,如1-3个,手术操作相对简单,适合单孔腹腔镜手术。多发性肌瘤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该手术方式。


③ 肌瘤部位:肌瘤位于浆膜下和肌壁间的位置较浅的子宫肌瘤,单孔腹腔镜可精准切除。其它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结合术者能力,患者情况综合评估。


02
患者身体状况




① 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子宫损伤小,不影响子宫正常功能,适合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术后恢复快,可缩短备孕时间,提高受孕几率。


② 对美容要求高的患者:单孔腹腔镜手术满足了女性对美容的需求。术后疤痕不明显,不影响外观,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③ 无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患者无严重的心肺疾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可耐受手术。手术风险相对较低,术后恢复顺利。





患有子宫肌瘤的张女士,经丁文清医师详细问诊,了解了相关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综合考量后,她选择了创伤小、恢复快的单孔腹腔镜手术。


手术仅40分钟,子宫肌瘤标本使用保护袋经脐部“削苹果式”取出,无播散、无疤痕!术后3天出院,如今她重获健康,自信满满!张女士也对妇科医护人员及精湛技术及精心护理表示了肯定。


image.png



图片







龙岗妇幼妇科
图片


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是深圳市龙岗区重点学科,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妇科专业委员单位、深圳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龙岗区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设有妇科一区、妇科二区、日间病房、妇科门诊、宫腔镜诊疗中心、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生殖内分泌中心、计划生育手术科、中医妇科,现有医护82名,其中正高2名,副高12名,硕士研究生14名。开放床位80张,配备腹腔镜2台、阴道镜2台、宫腔镜3台等设备,年门诊量16万余人次,年手术量4000余台,宫腹腔镜手术3000余台。


妇科以内镜微创治疗技术为特色,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生殖道畸形、宫颈疾病、生殖道感染、计划生育各类并发症等;开展手术范围:涵盖妇科各类手术,包括腹腔镜及经腹妇科良恶性肿瘤手术、阴式手术、宫腔镜手术等手术。妇科牵头负责龙岗区的“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及“生殖道感染规范化防治”两个公卫项目,是广东省宫颈癌防治中心龙岗分中心和深圳市宫颈癌的防治联盟合作单位,开展宫颈癌的早诊早治及生殖道感染规范化治疗。


图片

图片

【妇幼健康科普】

供     稿龙岗妇幼 妇科 丁文清

编     辑何思敏

责     编|黎娜 张继军

免责申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