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的诱因有哪些?学习下吧

陈学灵医生 发布于2020-07-02 10:41 阅读量6310

本文由陈学灵原创

大肠位于人体腹部的四周,呈“门”字形,可分为6个部分和2个弯曲,即: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以及肝曲和脾曲。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多没有症状,需要靠定期的结肠镜检查来及时发现,并给予恰当的治疗,一旦发展到便血、排便异常或肠梗阻等症状,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加了。

timg (2).jpg

大肠癌的主要诱因有三方面:(1)长期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多发性肠息肉;(2)长期摄入高动物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3)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患病机会增加。

在大肠癌中,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多表现为便血和肠梗阻,较易引起人们重视;而盲肠和升结肠癌多以贫血为主要表现,容易延误诊断时间。大肠癌具体的症状包括:

(1)排便习惯改变。这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泻、“里急后重感”等。这是由于肿瘤对肠道的刺激或堵塞肠腔、浸润肠管所致。

(2)大便性状改变。包括便血、粘液便和大便形状变细变扁。

(3)腹痛。结肠癌常见症状之一。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4)腹部肿块。多为肿瘤生长本身引起。癌细胞侵及肠壁全层后与邻近的脏器或肠腔粘连,形成腹部肿块。

(5)肠梗阻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

(6)会阴部疼痛。常为直肠癌的盆腔浸润所致。

(7)全身乏力。由于慢性失血、癌肿破溃、感染、毒素吸收等,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其中尤以贫血最易忽视。

定期检查不可少

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分为四期。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很大差别,Ⅰ期和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Ⅲ期则为67%,而Ⅳ期患者则仅为10%。因此,大肠癌的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我院无痛肠镜检查是500元,内含心电图和血常规,交通方便在罗湖,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主页购买,另外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免费咨询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