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功能四项检查,防胃癌重大发现!

陈学灵医生 发布于2019-03-22 17:03 阅读量6991

本文由陈学灵原创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胃癌每年发病4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三分之二,居高不下的死亡率与疾病发现时机太晚有直接关系。传统胃部筛查方法人群接受率低,很难做广泛筛查,临床需要更简便、快速、无痛的胃部早筛方法。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和中国医师协会组织开展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将胃功能四项检测确定为普查行动的初筛方法。        31_111228_1.jpg

  胃功能四项检查                                          

     胃功能四项检测是对胃蛋白酶(PG)的两种亚型PGi和PGii,及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Hp)进行 定量检测,同时给出PGR值。该检测项目对人体无创伤,简单方便特,异性高达80%以上,检测的费用比胃镜、X光钡餐透视和胃癌肿瘤标志物检测都要低,是目前胃癌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首选筛查手 段。胃癌早期及胃癌癌前病变的筛查。幽门螺杆(Hp)感染筛查,据研究显示, 35%以上的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的筛查个人胃黏膜功能的动态监测,胃蛋白酶(PG)的分泌水平可以显示为黏膜的状态和功能,当胃粘膜发生病变时,血清中PG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                                  437_110928_1.jpg

  那么胃功能四项是哪四项?                    

1、胃蛋白酶原I(PGI)2、胃蛋白酶II(PGII) 3、 胃蛋白酶原(PGR)4、幽门螺旋杆菌抗体。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体,依据其生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将其分为I和II两个亚群,胃蛋白酶原I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所分泌,胃蛋白酶原II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所分泌,虽然PGII的浓度相对较低,但其分泌区域比PGI大。Hp是世界上常见的感染性病原,在全球约有一半的人胃肠道感染有Hp,许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有严重的致病性,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等胃肠疾病有密切关系。Hp致病的多样性与它自身形态结构、产生的独立因子和机体自身的免疫密切相关。            

 胃功能四项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胃癌和胃常见疾病的筛查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筛查,根据研究显示,35%以上的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2.消化性溃疡的筛查,个人黏膜功能的动态监测,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水平可显示为胃黏膜的状态和和功能,当胃黏膜发生病变,血清中的PG水平也随之变化。

1、胃部相关疾病辅助诊断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普遍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Hp结合PG分泌水平,不仅可以诊断是否有萎缩性胃炎,而且还能判断是否由幽门螺旋感染而引起。

2、胃癌切除术后复发判定胃癌切除术后PG分泌水平会趋于稳定值,当胃癌复发的时候,PG分泌水平会出现异常波动。

3、胃功能四项临床优势胃功能四项是对胃癌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早治的首选筛查手段,它临床特点是对人体无害,无痛,操作简便,数据可靠且费用低廉,它可以临床大范围的筛查,将正常人中的疑似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再做胃镜检查。

    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关键就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胃癌高危的人群,如果足够引起重视,完全有足够时间预防胃癌的发生。                                               

 我是陈学灵副主任,欢迎广大胃肠相关疾病患者咨询我!我院胃功能四项检测仅需48.8元,有需要的患者可以点击主页服务套餐购买,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