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讲的是最近很“热门”的话题,肺炎支原体(英文简称MP)相关的疾病,MP近期为大流行趋势,历史记载MP感染流行期最长时间可达1年半。长话短说吧,针对近期我在门诊遇到的一些情况谈谈自己的见解。
支原体其实有200多个品种,可以感染人体不同的部位,今日我们只讲述肺炎支原体这个品种以及其感染的呼吸道疾病。
第一个常见的误区:如何诊断,IgM阳性可以诊断吗?
门诊常来了一些患儿,在外院检查MP-IgM阳性,就考虑支原体感染。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人体的呼吸道有MP感染跟MP感染导致了呼吸道疾病是两个概念,MP可以在呼吸道与人共生关系而不引起疾病,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致病,所以发现了MP感染不一定就是MP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疾病,要想诊断为MP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管炎、肺炎)需要患儿同时具备MP感染相关症状或体征且存在MP感染的证据。第一个条件具备相关临床症状,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喘息、发热等。或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符合MP感染,第二个条件要寻找MP感染证据,确切的说应该系寻找MP近期活跃复制的证据,例如查血中的抗体的比值明显升高(大于正常值4倍或者1比160以上)或者查呼吸道分泌物的MP核酸(大于3次方为阳性)。
要知道的MP-IgM假阳性可能,大家知道人产生抗体至少大概需要一周,如果发病时间未达一周而抗体阳性,很可能系前期的潜伏感染所致,并不一定是本次疾病的诊断依据,所以要测抗体滴度证实在近期明显升高可以考虑为MP活跃复制。核酸也有假阴性,与取材原因相关。
最经典诊断MP肺炎的方法是患儿症状符合MP感染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两项,(1)单份血清 MP 抗体滴度≥1:160(PA 法);病程中双份血清 MP 抗体滴度上升 4 倍及以上。(2)MP-DNA 或 RNA 阳性。即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肺炎。
第二个就是治疗用药的选择,目前治疗MP感染的一线用药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轻症推荐口服药物治疗,重症推荐静滴,常规使用阿奇霉素为用3天,停4天,根据病程严重程度可延迟至5天、甚至7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后 72h,根 据 体 温 情 况 等 初 步 评 价 药 物 疗 效 。
二线用药包括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以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以上为限制性用药,不作详细论述,需要者可另外咨询。
第三个就是用药疗程以及判断康复与否,一般来说,肺炎的标准诊疗疗程大概为2周,因此肺炎支原体肺炎总疗程依据病情而定,多为 2-3 个疗程,可以由医生评估症状是否好转,是否需要重新检测MP感染证据,肺部影像学是否复查等。
第四点要注意的就是辨别重症与危重症,因支原体感染相关重症肺炎有时候会留下不可治愈的后遗症(多于发病后的14天开始出现),所以辨别重症十分重要,以下指标提示有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的风险:
(1)治疗后 72h 持续高热不退;(即使用退热药均不能使体温降至正常)
(2)存在感染中毒症状;(精神差、萎靡不振、皮肤有花斑纹、四肢发冷)
(3)病情和影像学进展迅速,多肺叶浸润;(胸片不一定能看到,肺部CT最佳)
(4)CRP、LDH、D-二聚体、ALT 明显升高,出现的时间越- 13 -早,病情越重;
(5)治疗后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难以缓解或进展;(呼吸困难、呼吸快、血氧低于93%)
(6)存在基础疾病,包括哮喘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疾病;
(7)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延迟。(从首发症状开始算大于72小时未用药治疗)
最后简单说说个人的经验,肺炎是一个很说不清楚的疾病,想要确切知道引起肺炎的病原学非常困难,无论从时效性、技术难度以及经济几个方面考虑都很难,更多的时候只能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以及医生的经验判断来用药,而且医学目前是缺陷性科学,并不是简单的1+1=2的思考问题模式就能诊断用药,患者症状是否典型,有无其他因素干扰,患者的体征医生是否能发现,以及出现以上症状体征的时效性,检查的时效性,用药之后的影响,以及药物在人体跟病原体的相互作用等等,这些都是不固定式,更多的是需要经验分析得出最可能的结论,西医是一个讲究概率的医学,每次都力求做出概率最大最可能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