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工作中又再次遇到连续几个家长问我关于药物的保质期的问题,所以又想起来了这个事情,简单说一说吧,毕竟真的有部分家长不清楚。大家知道所有的药物都是有保质期的,长短不一,总体来说,儿科的药物保质期比较短,因为儿科的药物要求的防腐剂剂量控制更严格,工艺要求比较高,所以普遍儿童专用的药物保质期比较短,我们平常用的药物大致有水状、粉状、颗粒状、药片、胶囊这几种。它们的保质期一般来说,水状的药物保质期最短,然后是粉状,然后是颗粒、药片、胶囊依次排序。至于原因,跟工艺有关,不详细说。
一般来说如果药物开启,接触到空气之后,那么这些药物的保质期就不可能跟没开封的时候一样了,简单的举例,你家里的罐头鱼如果打开了,你觉得它的保质期还有24个月吗?根本不可能的嘛,我遇到过多少次了,家长把几个月前开的美林给小孩吃,还说距离保质期还有1年,没过期,可是你这是开封的,保质期已经不可能有36个月了。
空气的水份与微生物跟药物一旦接触后就开始发生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药物的效果跟安全性就会马上加速下降,所以看药物的保质期首先看药物有没有跟空气接触,是不是还在真空包装环境下,如果没跟空气接触的药物,保存得当,使用时间跟说明书的保质期一致。
首先比较好保存的药物有雾化的水剂,胶囊,每一片都嵌在真空包装孔里的药片,单独包装的颗粒状药、口服液等,例如普米克雾化剂,维生素D胶囊,小儿解感颗粒,艾司唑仑片、双黄连口服液这类的药物保质期相对较长,因为他们每一份都是无菌包装单独分开,每次用都不影响下一次药物的使用,所以该类药物一般能存放到保质期,但需要注意如果口服液跟颗粒打开一小包不吃完,建议24小时内丢弃,不要吃剩余的。
第二梯队的是相对好保存的粉剂,还有分装的颗粒、片状药物,例如平常大家去私人诊所看病时开的磨成粉的不知名的药,散装的地西泮片、维生素B6片等等,这些药物本身水份不多,接触空气后能放一阵子,约2-4周后建议丢弃。
最后说的就是最容易变质的药物,单独一整瓶的水剂,每次用药需要反复打开取药的,像氨溴特罗口服液、美林、羧甲司坦口服液、肺力咳口服液、西替利嗪滴剂等等这一类的,一旦开启,保质期特别短,我的建议是就使用本次病程,约1周的时间就应该丢弃。
药物发给各位家长之后,无法保证大家都能在统一条件下正常存放药物,所以不可能有统一答案告诉大家你们的药物能放多久。这只是我本人对于儿科一些常用的药物的保存时间的经验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