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疫苗看法

巢华医生 发布于2021-12-06 20:59 阅读量1849

本文由巢华原创

2018年国内出现问题疫苗事件,引起社会大爆炸,2019年至今,全球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两个事件都再一次把疫苗推向全球焦点。但我想说的是,在我这十多年的从医生涯里面,几乎没有一个家长对于疫苗的作用能正确回答,仿佛全世界都忘了疫苗的真正用途,大家一直都对“它”有误解。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寻求摆脱瘟疫和疾病的方法,但通过接种疫苗来抵抗疾病的历史其实很短暂,大概只有200年的时间,而咱们中国一整套儿童疫苗接种的方案制定出来不过约30年时间而已。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打了疫苗就不会再生病了”。其实从来就没有说过接种各类疫苗的目的是为了免于生病,接种疫苗的真实初衷是为了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和危害、缩短疾病康复时间。

 

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办法目前就归纳为三步,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就拿目前的新冠肺炎病毒流行的防控方法来分析,大家都应该知道,但凡某地出现“新冠肺炎病例”之后,当地防控部门肯定会做的事情,第一时间把该病人隔离起来,这就谓之“控制传染源”,然后就会把周边封锁、让大家回家隔离等待,这谓之“切断传播途径”,而国家要求的全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谓之“保护易感人群”,这三步其实是有前后顺序的,第一跟第二步是主动出击,第三步属于被动防御。

 

也就是说无论接种何种疫苗,只不过是在进行第三部的“被动”防御。之所以强调被动,是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没有主动权,只能等或者看运气决定你是否会得病。

 

近期深圳的校园流行的疾病一个流感,一个是诺如病毒胃肠炎,前者有疫苗,后者没有,如果接种流感疫苗跟没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每天正常生活,他们得病的概率是一样大的,因为流感病毒不会因为你接种了疫苗就不侵犯你,但如果侵犯接种疫苗的人,因为对方有抗体,他的流感疾病可能为隐形发病,或者症状很轻,而没抗体的人病情就会严重些。所以说疫苗从来就不是用来免于生病的,疫苗最大的作用是减少病重率,减少死亡病例。

 

我小孩明明打了“手足口病疫苗”,为什么还得手足口病?我小孩明明打过“水痘疫苗”,为什么还会得水痘呢?是不是疫苗有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对疫苗的错误认知而出现的疑问。希望大家能重新正视疫苗的作用,不能因为自己的小孩打了疫苗还得了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就完全否定了疫苗的价值。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