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因为天气的变化,感冒的人数增多,各种家属对于所谓的“感冒”百思不得其解,问得我都有点怀疑人生,甚至一度在想“感冒”难道是绝症?有这么可怕吗?
说这个事之前,首先我提醒各位家长,经常问我是不是“上火”,“着凉”,“积食”........等着一堆的问号,这些大多数是指同一个事情,只不过这部分是中西学给的名字。我是一个西医医生,所以我今天说的全部都是西医的专业术语。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第一个需要各位家长掌握是,西医诊断疾病一般有两个思路,需要分开,也需要同时进。
第一个思路是我们诊断疾病首先是考虑疾病在人的身体的什么位置,正是这一个准则,区分开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肠炎”“尿道炎”等等。
第二个思路是辨别清楚该次生病跟什么因素有关,是跟物理因素相关呢?
还是跟病菌有关,就是我们经常听到医生跟你说,你的小孩是病毒感染,是细菌感染.....,但一会医生又说你小孩是气管炎,那我的小孩到底是病毒感染还是气管炎?
呵呵,这两个事情一点都不冲突,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了小孩的气管发炎,只不过上述的说法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人的外鼻孔到环状软骨下缘所产生的所有急性炎症的统一称呼。环状软管以下的就是气管炎、肺炎了。
那么鼻孔到环状软骨这个区间有鼻腔、鼻窦、咽、腺样体、喉这个几个器官,那么他们对应出现疾病时可以是,鼻子:鼻炎、鼻过敏、感冒;鼻窦:鼻窦炎;咽:急性咽炎、慢性咽炎;腺样体:扁桃体炎(腺样体包括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喉:急性喉炎、喉梗阻。
以上这些病都可以统一说成是“上呼吸道感染”这是人最常见的疾病,所以绝大部分的小孩去看病,病历上的诊断都写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包括上面这一切疾病的可能了,也有少部分医生会具体写出来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那一部分,今天说的“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中一种。
所有的教材明确指出,“感冒”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别名称为“急性鼻炎”“上呼吸道卡他”。这个病可以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干、咽痛、鼻后滴漏感、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听力减退、发热”。
诊断“感冒”需要至少出现以上一个或者多个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先后出现。
普通感冒几乎不需要用药,一般1周内自行痊愈,你只需要想办法做好正常饮食跟休息就足够了。即便你用药,这个普通感冒的药物对疾病本身并没有任何实际上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仅仅是让生病的人在生病期间没这么难受而已,所以你用不用药跟这个病会不会加重半毛钱关系没有。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品种的疾病那就另当别论了。
感冒由病毒感染所致,但这个病毒在人体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弱,且持续时间短暂,病毒间无交叉免疫,所以会反复得病,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大概会发生50-60次感冒。
很多家属疑惑自己的小孩并没有去什么地方,家里也没人生病,怎么小孩的就无端端的感冒呢?
那是因为引起感冒的病毒是机会性感染,这个病毒本身就在你小孩的口腔里,人体不是无菌的,周围的空气、水、人的皮肤、口腔、胃、消化道都存在各种病毒微生物,我们跟它们是共生关系,平时大家是“友好相处”互不干预的,但如果我们自己的抵抗力下降,它们就会越过线侵入人体导致我们生病,所以预防感冒的有效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避开导致我们免疫力下降的因素,例如:淋雨、劳累、受凉、气候突变、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过饱等等,这些因素导致我们人体暂时免疫力低下,从而大大增加了出现感冒的概率,注意,是增大概率,不是一定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