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肘关节损伤之--肱骨外髁骨折

赵占波医生 发布于2020-06-23 17:14 阅读量7788

本文由赵占波原创

一、概念

      肱骨外髁骨折占肱骨远端骨折的16.9%,可伴发肘关节脱位、桡骨颈骨折、尺骨鹰嘴骨折。骨折线自肱骨远端干骺端后侧向前下方经骺板、骨骺进入关节,常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二、解剖

      肱骨外髁骨折远端包括肱骨小头、肱骨外上髁及伸肌和旋后肌的起点。肱骨小头骨骺是肘关节最早出现的二次骨化中心,约1岁时出现,肱骨外髁骨折时,骨折线可经肱骨外髁骨骺或向内经滑车沟进入关节,此时肘关节可不稳或脱位。

三、损伤机制

     肱骨外髁骨折通常为肘关节伸直位摔伤所致。摔伤可产生内翻应力使外髁撕脱,或产生外翻使桡骨头直接撞击外髁而骨折。

屏幕快照 2020-06-23 下午4.58.59.png

四、临床表现

     肘关节疼痛  骨折后最先表现出来的症状无疑是疼痛,尤其是当移动受伤的部位时,患者会觉得疼痛加剧,当得到妥善处置和固定后,疼痛减轻,但在扪到时还是会出现压痛。

     患肢拒动   由于移动会加重疼痛,表现为受伤的肢体活动明显减少。

     肿胀、瘀斑  由于骨髓、骨膜及周围的软组织会受到损伤,位于其中的血管破裂,在骨折周围易形成血肿、淤斑;而开放性骨折可能还伴有出血。

 五、诊断

     仔细临床检査,压痛位于肘关节外侧。肱骨远端骨骺滑脱和外髁骨折侧位片均可见后侧干骺端骨块,有时难于鉴别。需与肱骨远端骨骺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桡骨颈骨折或牵拉肘、感染相鉴别。

屏幕快照 2020-06-23 下午4.55.39.png

六、影像检查

正位片骨折线平行肱骨小头骺板,侧位片可见干骺端骨块。斜位片、关节造影有助于诊断。

七、分类

按移位程度分类:无移位,间隙小于2mm为轻度移位,间隙2~4mm为明显移位。

屏幕快照 2020-06-23 下午4.55.56.png

八 治疗

骨折有移位,间隙>2mm者均需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取后外侧切口,术中保护后侧软组织,避免损伤血供,术中以对齐关节面为准。

轻度移位者下列因素提示不稳定:斜位片示间隙大于2mm;外侧严重肿胀,外侧淤血(提示肱桡肌腱膜撕裂);触诊可及骨擦感。

无移位者单纯屈肘90°,前臂中立位石膏托外固定。伤后1、2、4周复查拍片。伤后4~6周去除石膏托,功能锻炼。

九  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肘内翻,外侧骨刺形成,迟缓愈合(伴或不伴肘外翻),不愈合(伴或不伴肘外翻),外髁生长障碍及鱼尾状畸形。肱骨外髁骨折后肘内翻发生率约40%,肘内翻可能为畸形愈合、外髁骨骺过度生长或综合因素所致。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