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疾病简介: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在骨良性肿瘤中占首位,瘤体有软骨帽和骨干侧面突出的骨组织,自近骺板的干骺端处长出。超过50%的孤立性骨软骨瘤发生在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干骺端。偶尔也包括扁平骨,如肩胛骨、髂骨和肋骨。
二、病因和病理学特点:
目前认为的病因可能是骨骺一部分软骨细胞的生长方向错误,向外侧突出导致软骨凸起。病理学特点:孤立性骨软骨瘤可为无蒂(宽基底)或有蒂(窄基底)。表面通常是高低不平,可见蓝灰色的软骨帽覆盖在不规则骨块上。软骨帽上覆盖着厚薄不等的软骨膜,并与相邻的骨皮质紧密相连。软骨帽通常是1-3毫米厚。肿瘤通常像菜花状;然而,它也可能是平的,半球的,或长管状。其基部与正常皮质骨相邻,病变内部(松质骨)与宿主骨融合。骨软骨瘤上可能会出现粘液囊,特别是在较大的病变中,相邻软组织的移动摩擦导致。从组织学上看,软骨帽是由透明软骨组成的,可见不同分化程度的软骨细胞。
三、症状:
多数没有症状,常常是偶然发现的,触诊到突出的肿块。常引起骨软骨瘤注意的其他因素包括局部疼痛、肢体生长障碍、关节运动障碍、外观异常或软组织(肌腱、神经和血管)继发性撞击。如果骨软骨瘤持续压迫脊髓的硬脊膜,导致下肢渐进性无力或麻木。
四、检查:
通常X线拍片可以显示病灶从宿主骨上突起;通常发生在干骺端; 骨软骨瘤的皮质和松质骨与宿主骨的皮质和松质骨相连。病灶大小在2 - 12厘米之间。
五、诊断与鉴别:
由于其典型的独特的影像学表现,单发骨软骨瘤通常很容易诊断。偶尔会与骨化性肌炎相混淆,其不与宿主骨的皮质和松质骨相连,即使它可能附着于骨膜上。在骨骼发育成熟的个体中,单发的骨软骨瘤(尤其是伴有进行性不适的骨软骨瘤)的增大,则提示有可能发生软骨肉瘤的恶性病变。
六、 治疗:
如瘤体压迫邻近的神经、血管,或者影响关节活动,以及基底部发生骨折,则有手术指征。手术需尽量从骨软骨瘤基底部,连同软骨帽和骨膜一并切除,避免复发。同时要注意避免损伤骺板。骨软骨瘤发生恶性变率小于1%,可转变为软骨肉瘤、骨肉瘤、纤维肉瘤。
七、并发症:
瘤体较大时可出现局部神经压迫症状,腰椎的骨软骨瘤可发生马尾神经压迫症状。瘤体与周围的软组织可产生滑囊或者滑囊炎
八、饮食与护理:
本疾病与饮食无明显关系。
九、预防:
虽然本病属于良性肿瘤,如骨软骨瘤出现持续生长、快速增大,早期手术,减少恶性病变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实用小儿骨科学 第3版,主编 潘少川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Campbell’s Operative Orth0paedics ,11/E S.Terry Canale,James H. Beaty Elsevier Pte Ltd.
3、 Tachdjian’s pediatric orthopaedics : from the Texas Scottish Rite Hospital for Children John A. Herring.—Fifth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