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在检查中发现了肺结节,其中多发肺结节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当面对这样的诊断,许多人往往不知所措,充满担忧。不过别慌,下面就带你了解多发肺结节的最新诊疗知识。
精准诊断,开启治疗第一步
准确判断结节性质是治疗的基础。医生会综合多方面信息来诊断。通过胸部 CT ,能清晰看到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位置以及增长速度。比如,直径小于 5mm 的结节,基本为良性,可定期随访;而直径大于 2cm 的结节,恶性可能性显著增加 ,需重点关注。结节边缘光滑多为良性,边缘不规则、有毛刺征或分叶征,则要警惕恶性。
除了影像学特征,患者自身情况也很关键。医生会询问年龄、吸烟史、家族病史以及是否有咳嗽、胸痛等相关症状,综合判断结节性质。若有必要,还会进行组织活检,获取病理诊断,这是判断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
多元治疗,个性化方案应对
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直径较小(通常小于 5mm)、形态规则、无明显症状且高度怀疑为良性的多发肺结节,定期随访是常见选择。一般最初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胸部 CT,若结节稳定,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在随访期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至关重要,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为肺部健康保驾护航。
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若是由细菌、真菌、结核等感染引发的结节,需使用相应抗感染药物。细菌感染常用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真菌感染用氟康唑、盐酸特比萘芬;结核感染则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2.其他药物治疗:结节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多发肺结节,可能会用到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 。但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多,医生会谨慎权衡利弊后使用。
手术治疗
当多发肺结节高度怀疑为恶性,或良性结节体积大压迫周围组织时,手术治疗提上日程。胸腔镜手术是常用术式,创伤小、恢复快;位置深的结节,可能需要开胸切除。
依据《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 版)》,手术遵循以下原则:在符合肿瘤学原则和保留肺功能前提下,尽量一次麻醉同期切除所有病灶,但多数情况没必要切除所有结节;优先处理主病灶,兼顾次要病灶;根据结节大小、实性成分、位置等多因素选择治疗时机和方式,术式以楔形肺切除、亚段肺切除、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的组合为主,避免复合肺叶、双侧肺叶(右中叶除外)或全肺切除;主病灶一般以肺叶或肺段切除为主,次要病灶采取肺段或楔形切除。
射频治疗
不能耐受手术或恶性结节转移的患者,射频治疗是新希望。它借助射频能量让结节组织变性坏死,在影像学设备引导下,将穿刺针或消融电极插入结节部位释放能量。不过,该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
诊疗之后,康复之路需守护
治疗后,定期复查必不可少,一般要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胸部 CT、血液检查等,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迹象。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室内常通风。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提升肺功能。此外,还要注重心理调节,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体恢复。
多发肺结节的诊疗是一个综合且个性化的过程。一旦发现,及时就医,与医生充分沟通,积极配合治疗,就更有机会战胜疾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