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2cm的肺结节怎么治疗?中国权威共识解读

郭晓彤医生 发布于2025-01-21 19:49 阅读量3402

本文由郭晓彤原创

一、肺结节的筛查:


1、肺结节地筛查用低剂量螺旋CT,不用X光筛查,推荐40岁以上的人体检时要做胸部CT,40岁以下的人群2到5年做一次就可以了。这是对大多数人来讲的,特殊人群,比如已经有肺结节的病人,具体的筛查频率要听医生的,以及一些肺癌高危人群,比如特殊工种(如厨师、矿工、烧烤摊老板等)和抽烟的人群,要更加密切的筛查,具体筛查频率最后每年一次。特别要注意,筛查用低剂量螺旋CT,但是已经有肺结节的人群用于随访复查就要用高分辨率CT,又叫薄层CT,层厚要求在1毫米。


2、原来我们把直径≤3厘米的肺部肿块叫作肺结节,但是最新的定义是≤2厘米的肺部肿块叫作肺结节。肺结节不伴有肺门淋巴结重大、肺不张或胸腔积液。换言之,肺结节哪怕是恶性的,通常也是早期。


3、肺结节可以分为低危、中危、中高危、高危,要对应采取措施。


4、肺结节随访中考虑进展有几种情况:最大直径超过2毫米(排除误差);如果是混杂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增加了;密度增高了,即CT值增加了;血管出现或者增粗;胸膜改变,如胸膜开始牵拉。




二、肺结节规范化诊疗


针对小于6毫米的微小结节


1、首次发现的微小纯磨玻璃结节(小于6毫米)年度复查薄层CT即可,通常纯磨玻璃结节不是炎症就是肿瘤性的,肿瘤性指的是良性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癌。随访过程中没有变化,继续年度随访;如果变化了,就缩短为3到6个月随访。


2、首次发现的微小混合磨玻璃结节(小于6毫米),可以选择喹诺酮类药物抗炎2周,如果抗炎后结节不消退就年度薄层CT随访。如果随访后进展,建议3到6个月复查薄层CT,如果继续进展,我认为要手术。专家共识推荐可以考虑穿刺,我认为没有必要穿刺,肺是活动的,对小结节未必能穿刺到,且有出血和气胸的可能。


3、首次发现的微小实性结节(低危),建议年度薄层CT复查,低危的判断基于医生。


4、首次发现的微小实性结节(高危),建议3个月复查肺部薄层CT,如果随访后结节没有变化,则6到12个月随访;如果随访后进展,建议每3个月复查,乃至手术。




针对6到10毫米的肺结节


1、首次发现6-10毫米的纯磨玻璃/混合磨玻璃结节建议3个月复查薄层CT,如随访后结节没有变化,建议每半年随访薄层CT,我个人建议该直径范围的纯磨玻璃可以6到12个月随访,而混杂磨玻璃建议半年薄层CT随访。如果进展就手术,或者缩短为3个月随访,再进展就手术。


2、首次发现6-10毫米的实性结节(低危)建议半年后薄层CT复查,如没有变化就每一年薄层CT随访。


3、首次发现6-10毫米的实性结节(高危)建议1-3个月复查薄层CT,如随访没有变化,每半年随访;如随访进展就手术或3个月后在复查薄层CT,仍旧进展就手术。


针对10到20毫米的肺结节


1、首次发现10到20毫米 纯磨玻璃结节建议3~6个月复查肺部薄层CT,如复查后无明显变化或进展,建议手术治疗或每3~6个月复查肺部 薄层CT;如复查后进展,建议手术治疗。


2、首次发现10到20毫米 混合磨玻璃结节建议3个月复查肺部薄层CT,如复查后无明显变化或进展,建议手术治疗或每3~6个月复查肺部 薄层CT;如复查后进展,建议手术治疗。专家共识推荐 PET-CT 等手段进一步评估,但我不建议对磨玻璃结节做PET-CT。3、首次发现 10-20 毫米 实性结节(低危),建议 6 个月复查肺部薄层CT 或 PET-CT,如随访后结节无明显变化,建议每 1 年复查肺部薄层CT。4、首次发现10-20 毫米 实性结节(高危)建议 1 个月复查肺部 薄层CT 或 PET-CT,如随访后结节无明显变化,建议单次 PET-CT 评估或每 3 个月复查肺部薄层CT;如随访后结节进展,建议手术治疗或 PET-CT 等手段进一步评估。注意是单次PET-CT评估,PET-CT不要用于常规随访。


针对位置


1、如果考虑恶性且位于胸膜下,优先手术,因为胸膜上血管丰富,容易转移。如果位置比较深,考虑恶性可能低,建议谨慎降低手术优先级别。如果结节位于肺边缘,称为优势结节,楔形切除手术,可评估行无管(免胸腔引流管、导尿管、气管插管等)手术,甚至日间手术。


针对CT值


在薄层 CT(1~2 mm 层厚)肺窗中,平均 CT 值>-300 Hu 的纯磨玻璃结节,建议提高手术优先级;平均 CT 值 <-600 Hu 的纯磨玻璃结节建议优先保守治疗。




三、肺结节手术治疗规范化推荐


1、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是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术式,在外科技术可行且不违反肿瘤治疗标准的前提下,建议可优先采用微创手术(包括胸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目前通常是单孔胸腔镜手术。


2、对位于肺外 1/3、直径 ≤ 2 cm,实性成分占比(CTR)≤ 0.25 的磨玻璃结节首选楔形切除,加或不加肺门淋巴结采样。CTR指的是实行成分占整个肺结节的比例。


3、对位于肺外 1/3、直径 ≤ 2 cm,CTR > 0.25 且 < 0.5 的肺结节可选择肺楔形切除术或肺段切除,加肺门和肺内淋巴结清扫,不强制纵隔淋巴结清扫;当出现切缘不足或淋巴结转移时,应行肺叶切除。


4、对位于肺内 2/3、直径 ≤ 2 cm、CTR ≤ 0.5,首选肺段切除加肺门和肺内淋巴结清扫,不强制纵隔淋巴结清扫;当出现切缘不足或淋巴结转移时,应进行肺叶切除。


5、对直径 ≤ 2 cm、CTR > 0.5,可选择肺段切除术或肺叶切除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


6、纯磨玻璃肺部结节楔形切除冰冻切片证实切缘阴性,无瘤切缘应至少 > 5 mm。含实性成分肺部结节楔形切除冰冻切片证实切缘阴性,无瘤切缘应大于肿瘤最大直径。


7、患者全身状况无法耐受肺叶切除术或手术风险过高,经综合评估后,可选择妥协性肺楔形切除术,术后辅以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案。如无法耐受任何手术,则建议穿刺、气管镜活检等方法明确病理后,根据相应结果行保守治疗。


四、多发肺结节规范化诊疗推荐


1、同时多发肺部高危实性结节(0.6~2.0 cm),建议以明确诊断为首要目标,可选择 PET-CT、穿刺病理活检、手术活检以及结合分子遗传学检测等做出诊断,根据诊断进行对应治疗


2、同时性多发肺部磨玻璃结节,如存在高危病灶,应以切除高危病灶为主要目标,在符合肿瘤学原则基础上,以尽可能保留肺功能为宜,而不应以切除所有结节为目标,优先推荐亚肺叶切除,不推荐行全肺切除术。


3、双侧同时多发肺部磨玻璃结节,谨慎选择同期手术,同期手术时应先行手术切除范围较小的一侧,以确保对侧手术的安全实施;分期手术时则应先切除主病灶,二期间隔 6~8 周及以上再行对侧手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