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中求微,“段”造经典,肺早癌患者的福音——肺段切除术

郭晓彤医生 发布于2019-12-30 18:05 阅读量8383

本文由郭晓彤原创

      一提到胸部手术,人们第一想到的肯定是微创手术,现在医学的进步已经使微创的概念深入人心。但是近年来,随着CT肺癌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发现,临床医生开始思考传统的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是否太过奢侈。多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肺段切除治疗效果与肺叶切除相当,患者术后的总生存时间和无复发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同时肺段切除可以更好地保留患者的术后肺功能。于是,肺段切除成了外科医生关注的热点,下本将带大家了解肺段切除术。

 

u=1917839796,3463327645&fm=26&gp=0.jpg

1. 何为肺段

相信肺叶已经是大家所熟悉的了,人的两肺可分五叶,右肺三叶,左肺两叶。所以,当一个早期肺癌被发现后,就直接将其所在肺叶切除,那么肺功能将发生一部分不必要的损失。于是,比肺叶切除更微创的肺段切除诞生了。所谓肺段,就是比肺叶划分更加精细的解剖结构,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的肺组织称为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段呈圆锥形,尖朝向肺门,底位于肺表面。左、右肺通常分别有10个支气管肺段。大多数左肺出现共干支气管,此时左肺也可分为8段。

 

u=3792383850,4243754388&fm=26&gp=0.jpg

2. 何为肺段切除

肺段切除术是切除有病变的某些肺段,保留该肺叶其余的正常肺组织的手术。如病变在上叶尖段或尖后段,可作尖段或尖后段切除,保留前后段或前段。肺段之间缺少明显的解剖学间隙,分界不清,剥离肺段时操作难度较大,且易损伤邻近肺组织。因为操作难度较大,所以能否较好的开展肺段切除术也是衡量一家医院胸外科水平的准绳。

3. 什么情况下可以只切除肺段

NCCN指南中指出:(1)肺功能差,或者其他合并症无法耐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2)CT提示肺内周围型非浸润病变,且直径小于2cm,并具有以下特征:病理证实为原位癌的;CT随访一年以上,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毛玻璃成分大于50%;影像学证实肿瘤倍增时间大于400天。该指南还强调,切除范围需超过病变周围2cm,快速病理显示切缘阴性。并且在不增加手术风险的前提下,进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适当采样。所以能否实行肺段切除,条件还是很苛刻的。

4. 肺段切除前的准备

随着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术前借助CT影像资料,重建出肺脏的三维影像,清楚显示病灶在哪个肺段和肺支气管、肺动脉分支、肺静脉分支的相对关系。这样的三维重建对微创肺外科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肺磨玻璃样结节或者肺野深处的小结节,术中定位困难。术前CT三维重建给了我们更好的术前评估,让我们在术前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利于我们制定更合理的手术策略,更加精准的切除病灶。

 

timg (9).jpg

总之准确把握肺段切除适应症,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健康肺组织及肺功能,又可以保证手术的全安性的有效性。肺段切除技术难度大,对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个外科医生应更加注重自身学习,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的前提下,规范手术操作。


郭晓彤自制简介.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