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太久反而不好?或增加心脑血管病概率,如何安排午觉时间?

车旭医生 发布于2023-06-02 14:25 阅读量1705

本文由车旭原创


中午睡一会儿,对很多人来说十分必要。

俗话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高质量午觉,能给身体提供自我修复的机会,就算只是短短几分钟,也能帮助缓解疲劳。

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午睡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不能控制,可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一、午睡太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今年4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年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午睡时长关乎心脏健康。

研究纳入了20000多名西班牙大学毕业生,研究人员分析了他们午睡时长与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根据午睡时长将参与者被分为三组:不午睡、午睡少于30分钟、午睡30分钟或以上。

分析发现,与时间较短者相比,午睡时间较长的人患房颤的风险增加90%,不午睡的人房颤风险并未升高。

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午睡时间长的人相比,午睡时间少于15分钟者患房颤的风险降低42%,午睡15~30分钟的人房颤风险降低56%。

因此,研究人员指出,根据结果来看,最佳的午睡时间是15~30分钟。这并不是第一个针对午睡时常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研究。

2022年7月,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和白天没有午睡习惯的人相比,午睡时间>30分钟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心绞痛和心梗的风险分别升高了23%、22%、23%、30%和16%。

多项研究均指出,午睡是效率最高的睡眠,不仅可以弥补夜间失眠造成的影响,还能消除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烦躁感,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但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

二、如何科学午睡?

1、午睡时间不要过长

睡的时间过长可能会进入深度睡眠周期,醒后会陷入“迷糊”的状态,建议午睡时间在20分钟左右,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即使睡不着,只要躺下,放松大脑,闭目养神10分钟也有益。

2、尽量避免吃太饱后,立刻午睡

中午别吃太饱,并且吃完不能马上睡,建议饭后半小时左右再考虑午睡。

因为胃部进食后,需要考虑机体进行食物消化的时间,否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问题。

3、建议不要趴着睡

躺在床上或展开的折叠床上睡,是最理想的午睡姿势。在这种姿势下,脊柱各部分能得到有效放松,也可以让脊柱处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如果没有床,可以选择个护颈枕仰在靠椅上睡,但尽量不要趴着午睡。

4、睡醒后不要立即站起来

不管是午睡还是夜间睡醒了,都尽量不要立马起来。

建议可以先坐在椅子上或者坐在折叠床上,休息3-5分钟,简单地蹬蹬腿或者活动下胳膊。

夏天即将来临,午睡成为了不少人一种为大脑充电的方式,但是一定要注意,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

[1]Long Daytime Naps Might Raise Your Odds for A-Fib

https://myhealth.ucsd.edu/RelatedItems/6,1659836314

[2]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Napping, and Sleep Patterns Wit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Nationwide Twin Study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2.025969#

[3]健康时报、生命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文章转载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