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尤其是对于“癌症”这一恶魔十分关注。
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癌症的发生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可能在悄悄伤害你的身体,让癌症离你越来越近!
1、长期喝烫水
胃疼时,多喝热水;感冒时,多喝热水;发烧时,还是要多喝热水……在爸妈眼里,热水绝对是万能的,不管身体有任何不舒服,喝点热水就好了。
虽然多喝热水确实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一旦水的温度过高,那么带来的可能就不会是健康而是“癌症”了!
65℃以上的热水,不但烫嘴,还会烫咽喉、食道和胃。如果长期喝烫水,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甚至癌变,增加患咽喉肿瘤、食管癌的风险。
2、吃隔夜菜
很多人都有吃隔夜菜的习惯。吃不完的饭菜,第二天、第三天继续吃,不放到变质发霉绝不倒掉。其实,这种“节省”也容易让身体“遭殃”。
一方面,隔夜菜不仅会流失大量营养,还容易滋生细菌,对于胃肠功能本来就弱的人,吃后易腹泻;另一方面,隔夜菜放置过久,会产生亚硝酸盐,当它进入胃里,会跟蛋白质反应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长期食用就可能导致细胞突变,诱发胃癌。
因此,吃不完的菜应该及时密封冷藏,并在27小时内食用,但更建议现做现吃;剩饭菜吃前一定要高温加热。
3、乱吃保健品
有些人很注重补充营养,一顿吃的保健品比饭量还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胡乱吃保健品对身体不仅没有益处,还有可能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甚至可能会致癌。
澳洲媒体曾报道过一项研究,证实如果不必要地摄入含有维生素D的保健品,可能会患上癌症,增加死亡风险。 具体数据为,超量摄入补钙的保健品会增加53%的癌症死亡率。
因此,如果因身体原因要服用复合维生素和其他补充剂,也需要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
4、勤关抽油烟机
厨房是被大家所忽视的“毒区”,厨房内的油烟危害性很大,是引起家庭主妇罹患肺癌的重要诱因。
厨房油烟所造成的伤害和油的温度之间有直接关系,油温到达130℃时就会产生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内有部分致癌物质;油温到达150℃时,会释放化合物丙烯醛,该物质有很强的刺激性,会给鼻、眼、咽喉黏膜带来较大刺激;当加热到200℃时,会释放氮氧化物等具有很强毒性的物质;当油温到达350℃时,此时一般是那种“喷火”状态下的爆炒,此时产生的化合物包括丙烯醛、凝聚体等,会让身体出现慢性中毒的症状,此时的致癌风险非常高。
因此,做完菜后,不要勤关抽油烟机,应该让抽油烟机继续工作10分钟左右,因为还有油烟和废气弥漫在厨房空气中,不可能一下子被排干净。
5、太爱晒太阳
晒太阳在很多老年人眼里是非常健康的活动,在日常会经常带着孩子出门晒太阳、隔三差五的晒被子等。但是,长期暴晒带来的并不是健康,而有可能是“皮肤癌”。
适当的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促进骨骼生长;但是,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让皮肤“受伤”。长期晒太阳会让皮肤中的黑色素会和紫外线发生反应,当照射的量超过皮肤所能承受的量时,会发生晒伤、疼痛、发红水泡等。即便是只发生过一次晒伤的人群,罹患皮肤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过度晒太阳会让皮肤“受伤”,但并不是说不能晒太阳。在日常控制好晒太阳的频率,并在晒太阳的时候做好防晒措施,可以很大程度预防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健康的生活需要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加强锻炼、戒烟限酒、定期体检对于人们降低癌症风险都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