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查,事关癌症,不是小事,不能马虎!

车旭医生 发布于2020-09-01 17:05 阅读量8917

本文由车旭原创

1.jpeg

1、你需要检测肿瘤标志物吗?

肿瘤标志物不适合作为癌症普查的项目,不是人人都需要检测,但如果你是45岁以上,有三大致癌因素之一,就应该做防癌的定期检查了。

三大致癌因素中,一是癌症家族遗传因素,通常是指三代以内的直系或旁系亲属患有恶性肿瘤的病史,特别是有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家族史的人;

第二是病史因素:有特殊微生物感染的人群,如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

第三是职业因素或者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比如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的人群,长期进食刺激性食物或熏烤腌制食物,长期大量吸烟、酗酒,长期过度劳累的人都容易患癌。

2.jpeg

2、肿瘤标志物不能确诊肿瘤,但却是早期发现肿瘤的良好指标

有些人觉得肿瘤标志物既然不能确诊肿瘤,那么检测它就是没有意义的。诚然,肿瘤标志物存在很多假阳性的情况,在正常人或者良性疾病中都可能出现升高,但它仍是早期发现无症状肿瘤的良好指标。在临床中,通过体检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而发现和确诊的早期肿瘤也不少。所以,应该重视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3、虽然体检时检测了肿瘤标志物,但肿瘤标志物到底是何物?

简单讲,肿瘤标志物就是肿瘤细胞产生的,或者机体受到包括肿瘤在内的一些因素刺激而产生并释放出来的一类物质,在正常组织和良性疾病中不产生或者产生很少。 

它可以存在于血液中,也可以存在于尿液中,胸腹水中,或者其他排泄物中。多数情况下,我们是抽血化验血中的肿瘤标志物。

3.jpeg

4、体检后发现肿瘤标志物略高,无需紧张,大幅升高才有意义

很多人在体检后发现肿瘤标志物稍稍升高,就特别紧张,而这在医生眼里却毫无临床意义。如某个肿瘤标志物正常参考范围是4~7mmol/L,超过7mmol/L就是升高了,哪怕是7.1mmol/L,也算是升高,但这种升高显然没多大的意义。

一般来说,略微超过正常值的, 认为是轻度升高,无临床意义;大幅度升高的,往往才是有意义的升高。

5、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并非100%,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没有哪一种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能达到100%,一种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与多种肿瘤相关。 

为了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以及确定选择哪种标志物作为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需要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肿瘤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

4.jpeg

6、做肿瘤标志物全套就是最好的吗?不一定

随着癌症高发,肿瘤标志物检测持续走热,目前还没有发现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达到100%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上,肿瘤标志物只用于辅助诊断。

将肿瘤标志物全套检测用于健康人群体检,会带来过度检查的后果。不仅检测标志物要花钱,如果检测结果阳性,势必要做进一步检查,例如胃镜、肠镜,甚至是PET-CT,可能给健康人带来不必要的时间、金钱和身体的损害。所以,要优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方案,俞静教授在课程中有推荐相关方案。

肿瘤标志物检查,每个人都会碰到,做还是不做?有异常到底意味着什么?事关癌症,不是小事,不能马虎!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