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中美肿瘤高峰论坛
暨首届“深莞惠河”肿瘤精准免疫治疗新进展论坛
2018年10月23日,来自“深莞惠河”地区各医院30多名肿瘤学科带头人齐聚深圳龙岗珠江皇冠假日酒店,参加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主办的“第二届中美肿瘤高峰论坛暨首届深莞惠河肿瘤精准免疫治疗新进展论坛”。
本届会议邀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郑雷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马飞教授、孟珺教授、黄文亭教授、车旭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蔡修宇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贾筠教授进行专题报告。专门研讨肿瘤免疫治疗热点及前沿问题,为肿瘤免疫治疗各领域医务人员建立多学科交流平台,以期推动“深莞惠河”地区肿瘤多学科协作医疗。本次会议就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学术动态作专题报告及深入探讨。尤其对于近年所关注的热点领域,如肿瘤精准治疗、免疫治疗下的病理诊断和免疫药物治疗管理等内容进行探讨。
会议开始,由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车旭教授致开幕词,诚挚地欢迎了在百忙中拨冗出席会议的各医院肿瘤学科带头人,同时提到了此次大会的主旨,最终目的是为更多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精准的临床医疗服务,以期共同推动“深莞惠河”地区肿瘤事业的蓬勃发展!
车旭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任骅教授也对会议进行了展望。任教授提到,当前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绝不是单纯依赖于某一科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是实现肿瘤规范化治疗的主要途径。免疫治疗结合手术、介入、化疗、放疗等等多种治疗手段。本次“深莞惠河”肿瘤免疫精准治疗论坛希望借助各医院肿瘤学科带头人的广泛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推动肿瘤免疫精准治疗规范化诊治,提高各医院肿瘤学科医生的诊疗水平,促进肿瘤学科不断踊跃出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
任骅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简短的开幕式后,会议进入学术讲座环节。第一时段分别由郑雷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马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科)、蔡修宇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科),分别针对于实体肿瘤、乳腺癌、肺癌免疫疗法治疗与新进展给予授课,根据我国目前肿瘤治疗的困境,对肿瘤治疗提出了免疫疗法新策略。
其中,远道而来的郑雷教授分享了实体瘤的创新免疫治疗,介绍了目前关于实体瘤免疫治疗国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思考,我们能否找到一些方式给效应细胞“加油”,使其发挥更大的效应,让更多患者受益。通过研究观察,郑教授提出一个假说“疫苗可以增强PD-1/PD-L1抑制剂治疗肿瘤的疗效”,并且在以新抗原为基础的疫苗的寻找上进行了很多探索,期待可以找到此类疫苗,创新突破目前难治性肿瘤免疫治疗的瓶颈。
郑雷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马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科)
蔡修宇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科)
主持:杨渤彦教授、车旭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第二时段由贾筠教授部下陈镜塘医生(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黄文亭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病理科)、车旭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孟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药学部),分别针对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处理、病理诊断、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新进展、药物治疗管理给予授课,内容既包括了免疫治疗在临床中应用的最新成果,又囊括了免疫治疗下肿瘤病理学诊断以及从药学角度出发免疫治疗药物管理,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角,从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了肿瘤免疫治疗最新成果与进展。
陈镜塘医生(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黄文亭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病理科)
车旭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
孟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药学部)
主持:任骅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王在国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
主持讨论环节,现场气氛活跃,肿瘤诊治经典与新方案相互碰撞,历史传承与创新思维交汇融合。专家们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分享个人经验,为患者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积极推动肿瘤治疗规范化个体化诊治。
最后,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东莞市人民医院王在国教授总结发言,此次会议紧握肿瘤免疫治疗脉搏,不断推进多学科合作,为“深莞惠河”地区肿瘤诊治注入新的源泉,承诺未来继续推进深化“深莞惠河”地区甚至是“珠江东岸”地区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促进“珠江东岸”地区肿瘤精准治疗发展,不断提升肿瘤学科诊疗水平,实现肿瘤精准化医疗梦,为更多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精准的临床医疗服务而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