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李某某,男,3 岁 3 月。因“咳嗽、发热 1 月余”入院。
患者 1 月前开始出现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体温最高 39.2℃,至当地住院,2023-02-28 胸片示“考虑右侧肺炎”,2023-03-21 胸部 CT“右肺下叶见团片状、小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欠清晰;左肺下叶见小 斑片状模糊影,边界不清”。2023-03-27 胸部增强 CT“右肺下 叶背段团片状异常密度灶伴右肺门及纵膈多发淋巴结肿大,性质待定,由转至我院治疗。
查体:T 36.7℃ P 102次/分 R 22次/分 BP 90/62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入院诊断: 1.继发性肺结核 双肺 NGS(+) 初治 2.右下叶背段占位查因:气管结核?
我院首次胸部CT及气管镜检查(图1、图2):
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提示:左下叶背段支气管结核(淋巴结瘘型),并在我院进行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同时完成多次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如:钳夹清理术、冷冻术及局部喷药联合治疗。(图3)。
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停药前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下肺病灶明显吸收减少,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右下叶背段支气管未见肉芽及溃疡坏死物,仅少许瘢痕形成(图4、图5)。
儿童肺结核临床症状因年龄、潜在基础疾病、疾病病程不同而有所不同,临床病程多为亚急性和慢性。
常见临床症状包括:(1)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包括原因不明的发热超过2周,多为间歇性或午后低热,高热不多见,伴夜间盗汗、食欲差、乏力、体质量不增或下降、生长缓慢或生长停滞等。(2)持续咳嗽超过2~3周,多为干咳,肺部体征不明显,与肺内病变亦不成比例。(3)肿大的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累及气管、支气管,出现喘息、呛咳、气促等症状。(4)伴有结核性胸膜炎时有胸痛症状,呈针刺样,咳嗽和深吸气时加重,主要见于年长儿童。出现以上症状的患儿经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应高度怀疑肺结核。
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常因胸内淋巴结肿大而压迫气管、支气管,使气管、支气管管腔变窄或闭塞;溃疡坏死物侵蚀、破溃进入气管、支气管,导致气管、支气管堵塞,甚至播散。
影像学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管壁扭曲变形、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邻近肺组织实变、不张、阻塞性肺气肿,周围支气管播散等。胸部CT可通过多平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观察气道状况,胸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不具有特异性。
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必不可少的确诊手段。首先,当临床症状或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气道受累时,或当结核病表现不典型、治疗不顺利时,可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探查是否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其次,经支气管镜行刷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黏膜及病灶组织活检术或经支气管镜透壁针吸活检术,获取病原学、病理学标本协助诊断。
根据支气管镜下观察到的大体改变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气管支气管结核可分6种类型:(1)炎症浸润型;(2)溃疡坏死型;(3)肉芽增殖型;(4)瘢痕狭窄型;(5)管壁软化型;(6)淋巴结瘘型。其中淋巴结瘘型是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最常见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