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逢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有一篇文章“拼不过的深圳人”可能都被大家刷屏了,除了让大家感慨深圳人的拼劲,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了一幅画面。
毛发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部分毛发疾病是系统疾病的表现之一,可作为内脏疾病的重要诊断线索。一般包括多毛症、脱发、头部脂溢性皮炎、头癣等,其中脱发占其中很大比重,如常见的斑秃、雄激素性脱发、女性休止期脱发等。其发生与遗传、情绪应激、内分泌失调、药物及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等有关
斑秃
脂溢性皮炎
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最常见的脱发类型,我国男性的患病率约为21.3%,女性患病率约为6.0%。大量的研究证实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多基因隐性遗传疾病。雄激素在其发病中占有决定性因素;其他包括毛囊周围炎症、生活压力的增大、紧张和焦虑、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均可加重症状。而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年轻人较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相关脱发人群更多。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雄激素性脱发的一些疑问,今天来简单总结一下
1、男性雄激素性脱发与前列腺有关?
经常门诊有男性脱发患者问我,网上说脱发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相关,对不对?
有研究结果显示,男性雄激素性脱发与前列腺增生症有关,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症的早期预警。
但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男性雄激素性脱发前列腺增生症、以及前列腺体积之间并无联系。但也有研究发现前列腺癌的发生与男性雄激素性脱发呈正相关。头顶脱发增加了50%的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有一个11年的随访调查也提示40岁左右伴有头顶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是早发性前列腺癌的高发标志之一,而且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增高只与头顶脱发有关,而与其他类型的脱发无关。
2、雄激素性脱发真的是遗传引起的吗?
在门诊,当我询问患者家族史,就是其家里人头发情况时,经常有男性青年脱发朋友说,他老父亲的头发比他还多,很是不解。近年来研究普遍认为该病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多基因遗传病,包括: 遗传、体内激素、免疫调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局部的微炎症反应等。其实激素方面只是男性雄激素性脱发发病的其中一个因素,熬夜、精神(包括紧张焦虑、压力)、睡眠不佳、吸烟、饮酒也与发病有明显关系;另外,快速减肥、染发烫发、喜食辛辣提示了与发病有一定关系。
3、雄激素性脱发就是雄激素增高吗?
现在的观点普遍认为雄激素性脱发患者血循环中雄激素水平正常,但是特定头皮部位的毛囊对循环雄激素异常敏感。
3、脱发摸式大不同?
我们一般以前额发际线形状,如常说的M型,L型等,再结合额顶部毛发密度情况为基础,将脱发类型分为 4 种基 本型(basic)和 2 种特殊型(specific),结合基本型和 特殊型得出最终分型。BASP 分型的名称便是由这两个英文单词的前两个字母组成。4 种 基本型 L、M、C 和 U,代表前发际线的形状,每种类 型再根据脱发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而 2 种特殊型 F 和 V,则代表特定区域(额部 F 和顶部 V)头发的 密度,每种类型再根据脱发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近年来多位学者通过家系调查或双生子研究,认为患者脱发摸式的多样性,认为不符合简单的孟德尔遗传,而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4、治疗脱发就一定能长出新的毛发吗?
平均每个人大约有100000 多个头皮毛发轴,人发轴的平均寿命约为3.5年,月平均寿命约为0.05。毛发生长周期有3 个主要阶段: 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生长期平均为2 ~ 7年,退行期约为2~4周,休止期约为3月。人体近84%的头皮毛发处于生长期,1%~ 2%处于退行期,10% ~ 15%处于休止期。
而脱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毛发整体生长周期的改变,表现为生长期缩短,导致毛发在退行期和休止期过早消退。随着新头发的生长,毛囊的直径和正在发育的毛发轴的直径逐渐减小。随着每一个生长周期,生长期进一步缩短,导致毛发逐渐微型化,并最终导致脱发。所谓脱发的药物治疗,是通过对毛囊没有坏死的毛发进行养护,让其健康生长,而针对坏死毛囊坏死没有作用。
5、药物治疗还是植发?
这要根据毛发脱落的程度和患者需求而定,使用药物就好比浇水施肥让不健康的秧苗生长健康,但不能让已经死的禾苗复活,移植新的禾苗才是唯一办法。
而植发就是移植新禾苗,将后枕的部分头发移植到脱发区,因后枕头发天然不掉,这样移植过来的新头发也是永久不掉。这些部位的原生发还是存在掉落的情况,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治疗,保证原有头发也不掉落。
服药和外用药脱发的面积较小且脱发的时间越短,疗效才显著;毛发移植需要治疗医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临床经验, 而且术后往往受发区头发外观不自然, 对于本身头发比较稀少的AGA 患者,手术更难以实施, 而且脱发面积较大的患者需要多次毛发移植手术,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专属版权,请联系删除
如有皮肤问题,欢迎大家通过160平台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