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皮肤过敏性疾病和过敏原的那些事

许向前医生 发布于2020-07-08 13:00 阅读量8218

本文由许向前原创

过敏性疾病在皮肤科非常常见,荨麻疹、湿疹、部分药疹、以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等很多都和过敏有关,医学上将诱发过敏性疾病暴发的抗原性物质称为过敏原

每一位过敏患者可能都是由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引起的,由于物种的数量成千上万,所以导致过敏的物质也是五花八门。

1、临床将常见的过敏原归纳为以下几类:

timg (29).jpg

a、通过呼吸引起过敏的抗原性物质——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粉尘、虫螨、动物皮屑等。

b、通过饮食引起过敏的抗原性物质——食入性过敏原:如海鲜、鱼虾、奶制品、豆制品、鸡鸭、牛羊肉、部分消炎药、解热镇痛药等等。

timg (31).jpg

c、通过接触引起过敏的抗原性物质——接触性过敏原:如化妆品、染发剂、油漆、洗发水、金属饰品(项链、手链、表带、戒指、耳环)等。

d、其他过敏原:如注摄药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精神紧张、工作压力等、甚至有许多的患者根本不能确定具体的过敏原。

2、如何查找过敏源

导致过敏的东西这么多,如果能找到过敏的原因则能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接触过敏原,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过敏性疾病发作的次数,甚至不复发。寻找过敏原的关键点是要查找自己生活中哪些东西可能导致自己过敏了或者病情加重了。

u=771465631,3619437386&fm=26&gp=0.jpg

很多患者,一进诊室就说,“医生,我要做过敏原检测。”根据可能诱发过敏的物质不同,过敏原的检测方法不同。这个可以通过就诊时和医生详细沟通,共同判断是那方面物质诱发过敏,再决定选择合适的过敏原检测方式。

针对不同的过敏原有不同的检测方法:

大家最熟知的就是抽血查过敏原了,也有人做过皮肤点刺试验,但是抽血化验和皮肤点刺试验主要针对像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这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检测的过敏原种类主要为吸入性的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霉菌或部分常见食物过敏原。

107b2ac138f710d891a0c24c13b7fa2d.jpg

timg (27).jpg


那么像湿疹、部分药疹、以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这类疾病中大多属于迟发型过敏反应,其致敏原多为化学物质,例如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或金属中的镍或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对这类过敏原的检测非诊断型皮肤斑贴试验莫属了!

2011121211230443.jpg


3、当怀疑食物过敏时,又不能检测时,如何判断?

timg (32).jpg

当怀疑食物过敏时,又不能采用有效的体外试验来诊断食物过敏,可以采用诊断性饮食回避。具体方法为:严格回避可疑食物2~4周,如果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则高度怀疑对此种食物过敏,可以继续回避,半年或一年后复查。如果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则可能与该种食物没有关系,可以继续食用。

但是应注意以下问题:

1.用于诊断是,饮食回避时间一般为2-4周即可,最长不要超过6周,否则容易增加营养不良的风险;

2.回避要完全;

3.替代品不能出现过敏反应,同时要营养充分,可以满足营养需求。


4、对某些物质过敏,是不是会持续终身?

T002R300x300M000000j2WwJ3jXXUw.jpg

食物:对某些食物过敏,并非这些食物物终身不能服用,如牛奶、鸡蛋、小麦及大豆过敏等患儿,80%到学龄期会改善,但如果是对花生、坚果、鱼和有壳海鲜过敏,只有20%左右到学龄期会明显改善,大部分患儿可能持续终身。所以说绝大部分食物过敏患儿有一定自限性,到学龄期会逐渐缓解,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治疗,还需积极应对。

接触性过敏: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接触性过敏是终身性的。而最新研究表明并非所有阳性的斑贴试验反应都能在重复试验后再现,即持久性反应。而非持久性反应可能代表最初的假阳性反应或者受其他因素影响;反应的强烈程度和持久性呈正相关,弱阳性反应的持久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降低,这意味着某些弱阳性的患者可能不必要刻意避免过敏原;同时研究表明过敏原也存在特异性差异,如金属和香料的持久性不如其他过敏原等,可见弱阳性反应意味着较低的持久性,提示接触过敏并非终身性。

5、食物不良反应一定都是食物过敏?

u=1357733477,3006142866&fm=26&gp=0.jpg

食物不良反应是指在进食某种食物后所发生的异常临床反应。食物中毒、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等都属于食物不良反应。

食物过敏是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全球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为6%~8%,成人患病率是3.5%~4%。

6、为什么检测不出过敏原?

u=2362458047,2419173718&fm=26&gp=0.jpg

a、概念认识差异

如早晨起来接触冷空气打喷嚏;腹部暴露于冷风或冷水后腹泻;使用化妆品后皮肤疼痛;不能耐受震动;食用辛辣食物后腹痛、腹泻;饮酒后脸红;看见刺毛虫恶心;嗅着汽油头晕等。zh这些情况只是机体对某些药物或外界刺激感受性不正常的增高的反应现象,当因为这些情况检测血清过敏原一定是阴性结果。

b、假性变态反应

指临床表现类似速发型变态反应,这种情况是由于某些物质可以通过非变态反应机制直接使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等介质,从而引起与速发型变态反应类似的临床症状。

c、IgE检测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出现类似速发型变态反应的表现,但没有过敏原特异性lgE参与,血清可疑过敏原特异性lgE检测阴性。


7、为什么过敏原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

u=3105468298,296810240&fm=26&gp=0.jpg


a、阳性结果只能说明患者对该过敏原已经致敏,而致敏是否会出现临床症状,即是否表现出过敏反应还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以及是否应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有关。

b、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检测出的阳性过敏原与现有疾病没有直接关系,不是现有疾病的原因,而是过去致敏的过敏原。

比如患者曾经患有对某种花粉过敏所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后来由于不再接触足够量的花粉而没有明显症状,但是过敏原检测依然可以阳性但是与现有疾病无关。避免接触该过敏原对现有疾病的治疗无太大意义。

c、交叉反应,由于某些过敏原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化学基团,在淋巴细胞识别过敏原时,会误把未致敏的过敏原当做与其结构类似的已致敏过敏原,从而发生反应。同样,在过敏原检测过程中,只要被检测的过敏原具有与已致敏的过敏原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过敏原检测也可以出现阳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专属版权,请联系删除

如有皮肤问题,欢迎大家通过160平台或宝安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向我咨询


NeoImage_副本.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