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异维A酸治疗痘痘,如何才能安全又有效?

许向前医生 发布于2020-05-28 15:41 阅读量9243

本文由许向前原创

口服异维A酸是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一线药物,被认为是唯一可永久改变痤疮自然进程的药物。自1982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痤疮,已有38年的历史。大部分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就可以获得长期改善,但是有一部分患者认为其副作用大难以接受。今天我们就聊聊相关问题。

1、为什么治疗痤疮需要口服异维A酸?

异维A酸又称为13-顺维A酸,口服可以直接抑制皮脂腺细胞增殖、脂质合成和诱导皮脂腺细胞凋亡以及佶抗外周雄激素作用,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抑制脂质分泌的药物,对脂质分泌的抑制破坏了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所需要的嗜脂和厌氧环境,从而产生间接的抗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同时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脱屑正常化,抑制粉刺的形成。

微信图片_20200528071801.png


异维A酸是唯一个能影响痤疮发病过程的四个环节,毛囊口角化、皮脂分泌、细菌定植和炎症反应的有效药物,所以成为了痤疮治疗的重要选择药物。


2、异维A酸究竟有那些副作用?

(1)皮肤黏膜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唇炎,发生率高达98%,一般认为是药物起效的标志,建议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同时可以使用润唇膏进行维护,如果进一步加重口唇皲裂等反应,建议减量甚至停药,切勿撕扯皮损以免加重口唇反应。

同时还可伴有皮肤和粘膜干燥、鼻粘膜出血、光敏感和瘙痒。

可以使用医用舒敏保湿护肤品进行维护。

注意防晒,以免出现光毒性反应。

避免皮肤磨削、激光治疗或化学剥脱等治疗。

偶尔可发现甲变软、甲沟炎、甲状腺炎、暂时弥漫性脱发等。

微信图片_20200528152659.png

(2)血脂升高:45%的患者出现甘油三酯升高、30%出现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但80%的患者为暂时性升高,很少严重到需要停止治疗。

一般在治疗的1-2月出现,停止治疗2-4周恢复正常。

肥胖、高胰岛素血症、apoE基因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和酒精成瘾者都是高风险因素。

产品信息建议每周或每2周检测一次空腹血脂,直至脂质反应稳定为止,然而无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健康年轻人,一般没有检查这么频繁。

(3)肝损伤:服药期间,少数人可以出现轻度的转氨酶升高,但停药即可恢复,不影响治疗。

有专家建议,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及第8周检测肝功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如果结果正常并且异维A酸服药剂量稳定不变,则可以不做监测。

有乙肝病史和长期饮酒的人要注意观测,或尽量避免服药。

(4)致畸胎:育龄期女性患者应该在治疗前一个月、治疗期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严格避孕。如果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必须流产。建议每月做一次血或尿妊娠试验,最后一次服药1月后也需检查。胎儿异常通常和男性服用异维A无关

(5)骨骼影响:考虑到药物对骨骼发育的潜在危险,12岁以下的不推荐使用。

(6)假性脑瘤:与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关,服用异维A酸治疗期间避免使用此类抗生素。

(7)其他不良反应:如肌痛、夜间视力下降、角膜浑浊等。

(8)停止治疗:严重的高甘油三酯(800mg/dl),有可能出现急性胰腺炎:肝转氨酶升高正常3倍以上,其他实验室检测显著异常者。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服用异维A酸副作用很常见,但都比较轻微,严重的罕见。

微信图片_20200528133343.png


3、具体如何用药?

开始首月以0.5mg/kg/d开始治疗,随后增加至1mg/kg/d,每天分1-2次口服,一般一个月内开始起效,需要连续服药4-6月,平均20周左右,当总累积量达到120-150mg/kg/d,85%的患者可以临床痊愈,可直接停药,无需减量,停药后改善作用还可持续数月。如需重新治疗,至少需要间隔5月。

推荐进餐高脂饮食时服药(其他时候尽量避免高脂),会增加异维A酸的吸收度。

在服药治疗初始可能会加重痤疮,后期会减轻,必要时可在开始治疗前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0.5-1mg/kg/d)治疗1-2周以防痤疮突然加重。

有国际研究认为,药物治疗累积剂量与痤疮复发率密切相关,总累积剂量低于120mg/kg的痤疮患者复发率高达82%,而高于120mg/kg的患者,复发率仅为20%。

但有学者认为,这种累积剂量偏大,建议疗程保持在20周以上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同时年龄低于16岁的服药人群也复发风险较高。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专属版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欢迎通过宝安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或160平台关注我,如有皮肤问题,可发信息向我咨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