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跖疣、掌疣和甲周疣的治疗选择

许向前医生 发布于2020-05-22 06:47 阅读量7871

本文由许向前原创

  跖疣发于足部,多见于青壮年,这个年龄阶段活动量大,皮损多发于容易受到挤压的足跟、跖骨、趾间受压或摩擦部位,足部又多汗,容易诱发病毒感染,有些患者空闲时,会不由自主的搔抓疣体,导致皮肤破损疣体数目增多,早期多没有自觉症状,随着疣体的增长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v2-e169f59451c207e1f2a17ff4a249e45b_b.jpg

手部多发的寻常疣和甲周疣(甲廓或甲跟的寻常疣),好发于儿童,可能与儿童免疫功能底下,好手指及不自觉搔抓、撕皮等习惯有关,不仅影响美观,当数目较多或范围较大可能会对手部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00521235720.jpg


u=3857326271,2039225851&fm=26&gp=0.jpg

临床的传统治疗为二氧化碳激光、液氮冷冻、局部注射药物、手术切除、或中药外用治疗。

二氧化碳激光:可以精确去除病变组织,但是治疗深度很难把握,治疗过深容易形成疤痕,过浅则易复发。

液氮冷冻利用低温作用于皮损组织,使细胞破裂、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

134Z0G29-14.jpg

疣体内注射干扰素、博来霉素、白介素等,杀伤细胞增殖,使其活性增强,影响细胞代谢,促进细胞变性坏死。

上述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局部注射药物对于单个疣体或数目不多的小疣体都非常有效。但是疣体面积大,数目特别多时,特别是儿童甲周疣,很多患者由于疼痛,而使治疗难以进行,术后由于创面加大,容易出现水疱,感染等不良反应。同时包括注射药物,均需要多次治疗,由于疼痛有可能会给孩子幼小心灵造成阴影。另外,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等因其可能的毒副作用限制其在儿童使用。

mp50806102_1451206302801_12.jpeg

中药局部外用,很多研究的文章认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般主要成分包括鸦胆子,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增值促进病毒清除;大叶青,抗炎、抗病毒并增强免疫力;苦参,干扰、阻止病毒的合成抑制病毒生长增值,促进疣体坏死;各种配方通过中药配伍,抑制病毒生长、繁殖,使疣体坏死、脱落。但局部也会由红肿疼痛等反应,对症处理即可缓解。而且预后疤痕较小,患者痛苦也较小,安全性高,效果比较满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专属,请联系作者删除)

欢迎您通过160平台关注我,如有皮肤相关问题,可发信息向我咨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