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典型的皮损为红斑、风团,伴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的人会在一生中某个时刻出现急性荨麻疹,0.1%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病程。
荨麻疹根据病程分类,病程6周内的是急性荨麻疹,如果每周发作至少两次,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6周则考虑为慢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一般有可能的明确病因,比如食物、药物、病毒感染、特别是儿童患者。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常常难以确定。
正是由于慢性荨麻疹病因不明,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荨麻疹的用药原则:初始用量要足,维持用药时间要长,连续服用不间断。当症状、皮疹消失并维持用药4个月后,可以缓慢减量,减量需阶梯方式慢慢减至停药。如果病情反复,则需要重复治疗。
用药首先从常规计量的非镇定二代抗组胺药物开始,如果使用常规剂量症状仍然持续,建议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剂量增加到四倍。对于增加剂量或联合使用仍无反应者,可以考虑短期应用激素、口服环孢素和静脉使用奥马珠单抗等治疗。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的治疗也应该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而非第一代抗组胺药。
常见误区:
1、病程超过6周就是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指停止治疗后,每周至少反复发作2次的病情。如果经过将长时间发作不频繁,偶尔发作,最好称之为“间歇性荨麻疹”,或“复发性荨麻疹”。
2、慢性荨麻疹会持续终生?
慢性荨麻疹患者50%在1年内自发消退,80%在5年内消退。儿童慢性荨麻疹67%在五年消退。
3、1代H1抗组胺药更安全?
一般来讲,2代H1抗组胺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高于一代,但并不是针对所有患者。
4、慢性荨麻疹需要忌口?
饮食控制疗法也就是忌口,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颇为流行,但是真正食物过敏引起的慢性荨麻疹比较少见,除非在询问病史时发现有明显的食物过敏史。
5、慢性荨麻疹不痒就可以停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减轻瘙痒、是风团消退、缩短风团持续时间及减少风团量。更具抗组胺药物的半衰期,一般主张一天口服一次,不建议有症状时才服药,也不宜快速停药。
总之,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需要从年龄、分类、治疗反应等多个方面考虑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治疗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控制疾病效果黄文患者的生活质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专属版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欢迎您通过160 平台关注我,如有皮肤问题,可以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