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早起床,极度咽痛,头晕,怕冷不明显,一量体温,39.5℃。我治疗发热的经验是从我女儿身上积累起来的,女儿2岁,基本没去过医院,除了打预防针,每次发热1剂药搞定。也许是太过自信,我想都没想,依据《伤寒论》小柴胡汤证“口苦、咽干,目眩”,不正合自己的症状么,加上前几天龙眼吃多了,湿热内蕴,考虑自己是少阳夹湿热火毒,予小柴胡汤合甘露消毒汤加减。药后咽痛减轻,但体温一点没减。随后迷迷糊糊又睡着了。醒后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盖着棉被,一点汗都没有,体温39.5℃,而且极度思睡,这不正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么?遂予蒸附片10 炙甘草20 麻黄10 细辛10 桂枝5 赤芍45 杏仁10 石膏60 生姜3片 大枣3枚。药后不到1分钟,立马汗出热慢慢退,比美林还快。有人认为中医治病没有西医快,但事实告诉我,只要对症了,喝下去立马在体内发生气化作用,根本不需要人们认为的1小时才消化吸收。这次发烧我竟然在8月份的天气寒邪直中少阴!之前因为极度咽痛,而且是8月份的天气,从没往寒邪直中少阴考虑。不由想起太师父说的“胸中不要有一丝成见,有是症,有是病,用是药”。太师父和师父的学术思想太伟大了,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