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煮中药?
中药饮片
① 工具的选择:
以砂罐、瓦罐和陶瓷罐最佳,其次搪瓷、不锈钢、玻璃亦可选用,忌用铁、铜、锡、铝等器具。
② 用水:
(1) 以水质洁净,矿物质少为原则,要用凉水煎药,忌用开水煎药。
(2) 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均匀放入药锅内看准药物表面的位置,第一煎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为准,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另一种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该方总的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煎药器具的大小不同、煎煮药物的种类不同,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要适当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可稍减。因此得根据具体情况把握加水量,一定不要把药煎糊。
③ 煎服法:
煎煮前先冷水浸泡30min,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微沸状态煮30-40分钟,倒出第一次煎取的药液后,留药渣加水煎取第二次药液,煎煮20-30分钟左右即可,将两次煎取的药液混合后,分两次服用。如果嫌麻烦,也可一剂药煎一次喝一次,煎第二遍再喝第二次。中药一般在饭后1小时喝。解表剂煎煮时间要相应缩短。
④ 特殊煎服法
先煎药:用水提前先煎煮15-30分钟,然后将其他药加入同煎。包括矿物和贝壳类:先煎能增加溶解,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包括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龟甲、鳖甲、水牛角等);毒性较大的药物:先煎能降低毒性和毒副作用(包括附子、川乌、草乌)。
后下药:待其他药煮到最后5分钟时才加入同煎。这是因为某些药物由于含有挥发油,有芳香气味,药性容易挥发,久煎易丧失有效成分,所以煎煮时间宜短。如薄荷、木香、豆蔻、砂仁、沉香等。
冲服药:将冲服药粉放入已煎好的药汁中搅拌后服用。有些贵重药材被制成粉剂,冲服的目的是充分溶解利用这些贵重药材的有效成分。(有三七粉)。
烊化药:一些胶类药,粘性大,若混煎会导致药液的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溶出,胶亦受一定损失。因此煎煮时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与药汁兑在一起服用。或隔去药渣后再放入加热、搅拌,令其溶解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
包煎药: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故需包煎,如车前子;附绒毛的中药材,也采用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