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患者对寒冷的刺激很敏感,因为寒冷可使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粘滞度增高,加重心脏负担,从而间接地引起冠心病发作。
冠心病病人在秋冬季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整着装保暖御寒。尤其是寒流和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时,要多穿衣服,以防止身体着凉受冻。选择着装时,必须遵循轻便的原则。否则,过重的衣服和鞋子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病情。寒冷天气,最好不要外出。
(2)提倡用冷水洗脸、温水擦澡,以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还要积极防治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老人尝试此方法时应以自己适应为宜。
(3)增强御寒能力的锻炼。当天气晴朗、气温不太低时,可有意识地增加室外活动和室外逗留时间,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降低对寒冷的敏感性。
(4)尽量避免室内外温差的刺激。冠心病患者不要骤然离开温暖的房间,进入寒冷的露天空间。如要离开最好先在楼门内、楼梯口或门厅等处停留片刻,以适应冷暖的转换。此外,患者居室要温暖,但室温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
(5)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少吃大鱼大肉、多吃新鲜蔬菜、不暴饮暴食、保持情绪稳定。
此外,冠心病患者应注意适当补充水分。有关专家称,“机体缺水时,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的密度相对增大,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可促进血小板在血管壁的粘附、聚集,使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上升。”所以,冠心病患者不要等口渴再喝水,应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特别注意在睡前和晨起后适量喝水。不少人晚餐进食油腻食物较多,而夜间睡眠时间长达6至8小时,机体会因缺水促进血栓形成,老年人更是如此。临床上不少冠心病患者在夜间睡眠时发生心梗,可能就与此有关。特殊情况除外,如心衰病人要注意控制水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