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血是中医常用的方法,什么情况下需要补血,可以补血呢?
首先要知道,血虚就应该补血。但要清楚,血虚不等于西医的贫血,补血也不是西医的输血。
贫血有中医血虚的表现或者症状,也可以归于中医的气血不足,肝肾不足,阴血不足………的范畴。中医血虚的内涵更为广泛,包括西医的贫血,也就是血红蛋白低下,红细胞少。中医血虚还包括:头发干枯,发白,脱发,皮肤干枯,面色萎黄不润泽,口唇苍白少红润,心悸,失眠多梦,女子月经稀少,爪甲苍白干裂不平,皮肤干燥瘙痒,舌质淡……… 有了这些症状的之一之二或全部,中医可以辨证为血虚。
有时结合疾病的轻重,时间的长短,脏腑的功能,其他系统的症状,也辨证为其他证型,如气血双亏,心脾两虚…………
所以中医的补血不是简单的吃红枣,吃枸杞,吃阿胶,吃红糖。
中草药补血有很多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或者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有草药直接补血:女贞子,旱莲草,益母草,当归,紫河车…… 有的滋阴补血: 麦冬,玉竹…… 有的补气而生血:党参,黄芪……有的补肝肾而生血:生地黄,何首乌……
有的活血补血:参………有的健脾而生血:白术,茯苓,山药……有的填精补血:鹿胶,龟胶,黄明胶……
补血很复杂,轻者可以饮食调理,重者必需求医问药,有些还需要西医医药配合。
有病先问医生,再说治疗,避免盲目乱补乱治,疗效不好而花钱不少,更怕小疾酿成大患,后悔莫及!!!
湖北十堰国药东风总医院中医科冯则一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