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一、为啥设立该纪念日?
1882年3月24日,世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科赫氏在柏林宣布发现结核菌。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纪念这一群德国医生的贡献,也是为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二、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又叫“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历史上,结核病曾与天花、鼠疫和霍乱等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
三、结核病的危害?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可能潜伏感染,也可能发病活动,若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治疗,最终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并形成和作为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四、什么人容易得结核病?
结核病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五、风湿病患者会容易得结核病么?
风湿性疾病患者人群免疫功能异常,随着数量增加以及生存期的延长,以及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等),对结核的感染抵抗力差,而且感染后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因此更应该注意。
六、怎么知道感染结核菌?
结核病其中80%发生在肺部,但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
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
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多在午后体温升高(午后潮热),一般为低热,另有乏力、消瘦、夜间盗汗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不同部位影响可有相应的症状。
七、得了结核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将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并专科归口治疗。每个城市都有专门的结核病防治医院。
明确结核感染,特别是活动性结核,一定要在专科指导下规范治疗。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