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并不简单1--痛风石

陈新鹏医生 发布于2023-04-18 16:48 阅读量7224

本文由陈新鹏原创

      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第二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病程经典分期常分为以下4个阶段:①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③间歇期;④慢性痛风石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所以体检发现血尿酸高,仅处于疾病早期,而出现痛风的急性发作,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如果再不注意,就要进入慢性期。

      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伴随着白细胞持续吞噬晶体,低水平的慢性炎症持续存在,与急性炎症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和氧化剂等可导致慢性滑膜炎、软骨丢失、骨质侵蚀;另外,沉积在关节里的尿酸结晶还会引起关节附近的组织纤维增生,逐渐融合,包裹形成结节(这个结节就是“痛风石”),最终进展为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阶段和(或)形成肉眼可见的尿酸盐沉积即痛风石的阶段。        

      

       痛风石的形成是痛风进入慢性期、晚期的标志,研究显示,从第一次发作到出现慢性症状或可见的痛风石的时间差异很大。首次发作的10年后,约有半数患者仍没有明显的痛风石,另半数患者中大部分也仅有微小的沉积。此后,没有痛风石的患者的比例逐渐减少,20年后只占28%。2%患者在初次发作的20年后出现严重的残障。但这仅是之前统计数据,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发现痛风石可先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存在。

      痛风石的危害,第一在于它们是晶体尿酸盐的贮存池,会导致反复发作。另外,还在于它们具有破坏所在组织的能力。因此,痛风石长在那里,就会在那里引起破坏。在皮肤,就毁容;在关节,就残疾;在肾脏,就毁肾。

      奉劝一句,痛风石都出来,再不管就迟了。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