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病情

陈新鹏医生 发布于2019-11-02 14:01 阅读量7488

本文由陈新鹏原创

根据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推荐意见3:RA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1A)。RA的治疗目标是达到疾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即达标治疗,最终目的为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改 善患者的生活质(1B)。

尽管RA无法根治,但通过达标治疗(treat to target)可有效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

什么是达标治疗?达标治疗指治疗达到临床缓解,即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2.6,或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2.8,或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3.3。在无法达到以上标准时,可以以低疾病活动度作为治疗目标,即 DAS28<3.2或CDAI<10或SDAI<1。

但应注意,基于评估工具进行疾病活动度的评价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有研究显示,关节肿胀的RA患者即使DAS28<2.6,仍会发生进的关节损害。另外,上述的指标需要计算,日常使用不方便,只要用于科研及临床专业评估。

2011年,ACR和EULAR推出下述缓解标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患者对疾病的整体评价≤1。这个指标数据主要来源患者,无需计算,便于评价和记忆,而且特异性高,因此已逐渐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但其达标率较低。

临床医师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估标准。而对于患者而言,我认为学会自我评估非常重要,可与专科医生进行讨论咨询,学习如何更好的科学评估自己的病情,而不要单方面仅仅关注血液检查,如c反应蛋白或者血沉,这些客观指标使用也有其局限性,并不能完全代表风湿病情实际情况,甚至误判病情,这须引起重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