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坚持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相关因素

陈新鹏医生 发布于2019-09-09 23:25 阅读量7120

本文由陈新鹏原创

风湿性疾病(R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肌炎等 ,由于患者体内慢性炎症、低体力活动、光晒不足以及使用某些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与健康人群相比,患骨质疏松症(OP)和骨折的风险增加。而长期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实现骨折风险减少的重要因素。   

那么,那些因素会影响RD患者坚持抗OP治疗呢?。学者OXana对患有OP的196例(150例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46例患有系统性硬化症)50岁及以上(96%女性,平均年龄61±9岁)的患者进行了长达3年的观察性研究,评估在OP治疗开始后评估持久性和依从性。

结果显示,:在3年内,123名患者(63%)持续接受OP治疗,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双膦酸盐的治疗,78%接受静脉唑来膦酸治疗,60%接受口服双膦酸盐治疗。中断或停止OP治疗的最常见原因是药物耐受性差,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3%)。 而风湿病患者坚持持续抗OP治疗与维生素D水平测定有关(OR = 3.84)、10年骨折风险评估(FRAX®)(OR = 3.9)、年度BMD测量(OR = 2.19)、生化血液检测量(p = 0.0043)和就诊时间(p = 0.003)。而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疾病持续时间、教育手册和OP讲座、以前的骨折、父母的髋部骨折、合并症的数量、服用的药物总数等不影响对OP治疗的依从性和持续性。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维生素D水平测定、10年骨折风险评估(FRAX®)、年度BMD测量、生化血液检测量和就诊时间都属于医疗行为或者需要医疗人员的帮助。所以,按医疗常规定期到专科医生随诊、进行维生素D、骨密度等相关检查、正规评估病情是治疗OP的最重要因素,而为了更好减少中断治疗,也需要医疗从业人员的努力,那就是创造出副作用更少的药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