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性增大。骨质疏松症已经构成了一个主要的医疗、经济、社会健康问题,会导致显著的疼痛,功能丧失和死亡率增加。据统计,在美国45岁以上人群中,大约有1.2亿人因骨质疏松症而发生骨折,其中包括60万脊柱压缩性骨折和25万髋部骨折。
目前已经有多个重要药物的面世大大改善了我们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发现哪些人得了骨质疏松症,如何确定是骨质疏松,然后才能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一、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呢?
诊断骨质疏松症并预测发生骨折危险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骨密度测量。
骨密度(BMD,Bone Mineral Density),指骨骼的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平方厘米(g/cm2)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所以不同的仪器的检测结果不能直接进行比对。
二、 那么如何检测骨密度?
检测方法包括:
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
2、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
3、超声波测定法
4、定量CT
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检测方法,测定值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绝经后妇女或50岁以上人群,DXA测定的骨密度的T值≤-2.5 SD即可诊断骨质疏松。
DXA检查应首选股骨颈,这是因为股骨颈骨密度测量对骨折风险的判别最敏感,次选为腰椎骨。对于老年人根据腰椎骨的骨密度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要慎重,这是由于老年人大多数都有明显的腰椎退行性改变,而过度的骨质增生可能造成腰椎骨密度的假阴性。
三、什么是T值?Z值?
T值是将测得的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同种族的正常人群骨密度峰值比较
Z值:是将测得的骨密度值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正常人群骨密度平均值比较
四、如何使用T值orZ值
1、绝经后妇女和50岁以上男性使用T值进行判断,
使用WHO 骨密度测量的分类标准:
骨量减少:-1.1≤T<-2.5
骨质疏松:T≤-2.5
2、绝经前妇女和50岁以下的男性骨密度情况判断使用Z 值,不能使用T 值, 尤其是儿童
Z 值≤ -2.0,表示:“骨密度低于同龄人”
Z 值> -2.0, 表示:“骨密度在同龄人范围内”
五、双能X 线骨密度的原理
利用先进的双能X线发生系统,稳恒电压,K缘过滤同时产生高低双能射线。而射线穿过被测物会产生一定的衰减,其衰减量与被测物的密度成正相关。骨骼比组织有更高的X线衰减。通过计数X线的衰减量来计算骨密度值。通过高低两种能量的X线同时穿过人体,来排除软组织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两者相互印证,从而确保结果更可靠。
六、X线,那不是有很大辐射?
放射性说没有,谁也不能相信。但骨密度仪安全性还是很高的,一次腰椎、髋关节骨密度的放射剂量是3.7mRad,而一次全身扫描:0.37mRad。为方便大家更好理解,我们举个对比例子,飞机或火车站安检的检测仪器的放射剂量为5~10mRad。
七、哪些人需要考虑骨质疏松呢?
• 你有患骨质疏松的危险吗? ---一分钟风险测试
• 1.您的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时就会发生髋骨骨折的情况?
• 2.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 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厘米?
• 5.您经常过度饮酒吗?(超过安全限度)
• 6.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 7.您经常患痢疾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 9.女士回答:您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吗?(除了怀孕期间)
•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病因众多,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有更好的预后,更专业问题须要需要专科医生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