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必学|“唐筛”VS“糖筛”,一字之差,区别可大着呢

李颖医生 发布于2022-05-17 09:12 阅读量1010

本文由李颖原创

自打怀孕,孕妈妈们不是在产检,就是在产检的路上......

孕期检查之多,让孕妈妈总是脑袋发晕,好比“唐筛”和“糖筛”,别看它们之间只有一字之差,检查的内容和意义可是大有不同哦~





唐筛:对胎儿的检查

唐筛全称唐氏综合征筛查。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落后,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唐筛在产检中尤其重要。

有些患儿同时还可能有严重的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内脏功能异常及肢体异常。

唐筛分为早唐、中唐和晚唐。

早唐在孕11~14周期间,抽血检查妊娠相关蛋白(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

中唐在孕16周左右,晚唐在孕18周~20周。通过抽血,测量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HCG、游离雌三醇等数值,并结合孕周、年龄等得出一个数值。将这个数值和临界数值对比,来判断是否高风险。


建议

1、早唐检查恰逢NT检查。如果有条件,NT检查与早唐检查结合准确度更高;

2、如果孕周超过14周,错过了早唐,中唐和晚唐还是很有必要的;

3、高龄产妇,或者家族中有染色体异常的情况,可直接考虑无创DNA或羊水穿刺。

注意:唐筛并不是诊断,而是提示高风险和低风险。如果结果高于临界值,那么需要进一步考虑筛查,如无创DNA和羊水穿刺。





糖筛:对孕妈妈的检查

糖筛是筛查孕妈妈妊娠期的糖尿病,一般在孕24周~28周。

孕妈妈在妊娠期患糖尿病,生出巨大儿的风险会升高,甚至有可能胎死宫内。由于血糖过高,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血糖,也可能影响宝宝的发育。所以,糖筛也是孕期中一项很重要的检查。

糖筛方法:先测空腹,后测糖耐。

空腹抽血后,将75ga葡萄糖溶解在300ml水中迅速喝掉,在1小时和2小时后抽血检查血糖情况。

正常值:


空腹血糖不超过5.1mmol/L;


餐后1小时血糖不超过10.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8.5mmol/L。

如果结果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1项高于正常值,则诊断为糖耐量的异常。


建议

对于糖耐量的异常,不要以为生完孩子就好了便疏于监测。建议可备快速血糖仪,省去跑医院的麻烦,还可随时监测。

同时,还要调整生活习惯,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少食多餐、营养均衡。

饮食建议低盐、低脂、低热量、少油、高纤维,同时减少糖的摄入。如果饮食控制加上锻炼效果还是欠佳,那么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

分娩之后,仍然需要做好复查。产后6周~12周时再做一次糖耐量实验,如果没问题,这时才能舒口气。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