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果我知道——血压碎碎念

施霞医生 发布于2024-09-04 10:41 阅读量290

本文转载自内科学-第十版

关于血压,常见问题指南这么说:


1、白大衣性高血压需要处理不?


白大衣高血压,即在医院、诊所等医疗场所测得的血压增高(≥140/90mmHg),但在家或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血压正常(日间血压<135/85mmHg,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目前,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与性别(女性高于男性)、交感神经过度活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过激反应、免疫系统、心理因素及精神压力等有关,导致血液中出现过多儿茶酚胺,心跳加快。从而使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血压上升。

对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应密切随访3-6个月。同时,患者应自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补充钾盐、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运动、减轻精神压力等,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


2、脉压差异常考虑哪些原因?


脉压:指收缩压舒张压之间的差值,医学上又叫脉搏压,正常值约为40 mmHg,一般大于60 mmHg,称为脉压增大,小于20 mmHg 称为脉压减小。


引起脉压过大的常见疾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例如:老年人由于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出现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舒张压正常,脉压增大


引起脉压减小的常见疾病:心包大量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休克以及由于肥胖、血液粘稠度增高或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正常双侧上肢血压差别达5-10 mmHg,异常主要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或先天性动脉畸形等;


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达 20-40 mmHg,如下肢低于上肢,考虑主动脉缩窄,或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等;


脉压明显增大(>=60 mmHg),结合病史,可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动脉硬化等,若脉压减小(<30 mmHg),可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包积液及严重心力衰竭病人等。


 踝臂指数:踝臂指数是评估下肢动脉疾病的重要指标。它通过测量踝部动脉,即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与上臂动脉的收缩压比值,来评估下肢血液循环情况。正常时,各节段的血压不应有压力阶差,且上下肢压力基本相等,踝部血压略高于肱动脉血压。若下肢动脉存在狭窄或阻塞,会导致下肢血压下降,踝臂指数值也会相应降低。根据静息踝臂指数值,可以进一步定量判断下肢动脉闭塞的严重程度,正常范围为1.0-1.4,轻度狭窄为0.8-0.9,中度狭窄为0.5-0.8,严重狭窄则<0.5。



3、儿童的血压正常值是多少?


儿童高血压根据年龄、性别、身高等不同,其诊断标准也是变化的。因此,对于儿童,推荐盐的摄入量为4~8岁儿童每天1~2g,8岁以上儿童每天1.5g左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