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也要注意血糖哦

施霞医生 发布于2023-08-11 07:52 阅读量574

本文由施霞原创

最近病房一下子来了2个新发糖尿病病友,1个29岁,1个25岁,来的时候两个都合并了酮症酸中毒,一个神志都已经出现了改变,隔壁床病友C和我说,看到他们,胜过诸多言语宣教,以后也一定注意饮食,早发现,早治疗,年轻也不是本钱啊……。

C本身也是糖尿病患者,今年36岁,6年前因为“急性心梗”住院时同期发现糖尿病、高血压,后面因为一直没啥不舒服,也就没定期复诊、规律用药,这次入院,空腹血糖14mmol/L,血酮也是阳性,再一复查心脏血管,得,病变又进展了,多处狭窄……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了呢?

有一部分青少年是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免疫应激导致,即因机体缺乏胰岛素而无法正常降血糖引起,这类患者发病年龄通常较小,血糖波动大,多数以酮症或者酮症酸中毒起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1型糖尿病”患者。

另一类主要和饮食习惯、生活作息密切相关。由于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部分年轻人可能饮食也没注意,长期嗜甜如命、喜欢重调味食物,如经常把可乐等碳酸饮料当水,再加上长时间久坐不动,紧张劳累、作息不规律等,长此以往,糖尿病也被招来了。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或妊娠糖尿病病史,或是超重和肥胖、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的病友,更需要注意。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呢?

我们经常会说,三多一少啊,即多饮(容易口渴,喝水多)、多食(容易饿,吃得多)、多尿(小便次数增加)、体重少(体重减轻明显),但事实上,部分患者可能只是在常规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或是以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就诊,如四肢麻木、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或是仅仅表现在乏力、渴睡状态等,应该说,糖尿病的许多症状可能看起来并不严重,也不一定是这种疾病特有的,所以观察身体机能来发现潜在症状很重要,尤其对于有高危因素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及时识别,及时到医院就诊、定期监测血糖。

那我们又如何预防高血糖呢?

当然首先是,积极调整生活方式:

①控制体重,BMI(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

②根据标准体重结合生活、工作需消耗的体力,计算每餐应摄入的热量,每日摄入总热量不应过多,成年人一天摄入热量约2000-2400卡路里;

③保持健康的作息,不熬夜、不暴饮暴食;

④减少食用加工零食和饮料,尤其避免长期、大量饮料习惯;

⑤坚持每天运动,运动强度根据病友实际身体状况决定。

此外,建议我们每年至少做一次全身体检,做好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的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让我们一起携手,keep健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