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昨天门诊结束后的一点感悟做个分享。
有病友特意吃得饱饱的过来就诊,担心饿了做心电图会有影响。
有病友特意停了口服药,担心对抽血有影响。
也有让人又感动,又带着一丝担忧的,有病友口服药断货几天了,还特意等我们门诊时间就诊……
还有一位高血压、糖尿病的病友,询问既往用药,不详,既往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不详……最后只能重新检查评估。
那么,我们眼里的你们,需要门诊前哪些呢?
1、提前做好预约
建议提前至少一天在我院公众号或者160平台做好预约,最好写上你的就诊目的,这样医生也可以提前一天大致做好规划,有多少个预约朋友?大概都是哪些问题?又可以节约您的时间。需要注意:
① 高龄老人号在现场就诊时是可以优先的。
② 每一个时间段都有01-05号区分,仍需要排队
③ 倘若您早到了,可能也会在预约时间,甚至推后才能就诊。
④ 建议错峰就诊。如果涉及复查相关指标,建议预约上午,最好9点前,否则,可能影响检查时间或报告时间;如果是随访序贯用药患者,建议预约时间到达就可以了。
2、资料准备
①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病友,建议带着血压、血糖监测表就诊,最好能详细记录了近期血压、血糖情况,还有每一餐具体饮食情况……
② 将既往就诊经历(含住院)、历次检查结果按日期顺序清晰排列、清楚标明……
③ 建议携带既往用药记录,包括开始使用该药时间、有无副作用等。尤其是将正在服用的所有药品列出了一张清单。倘若额外服用一些营养补品,也带上了完整的药袋或包装盒供医生参考……
3、慢性病患者就诊当天如果需要检查,该不该照旧吃药呢?
这个呢,主要看病人吃的是什么药,还要看病人做的是什么检查。总的原则应当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两害相权取其轻。
常规的抽血化验,譬如肝功能,需要空腹。但是,早上抽血前,喝一口水,把最需要的药物服下,是不影响检查结果的。尤其是降压药物之类,一般不建议停药。
倘若是内镜检查,譬如胃肠镜,一般需要空腹至少12小时。建议咨询医生后定,譬如可以暂时停用一次或推后几小时的,可以等检查完毕后再服用,不影响疗效,不耽误病情。如果是重要的譬如降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建议用一口水服下或含服,避免检查时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尤其是容易紧张的病友。
4、其他:
① 如果是多病共患,或者是未分化疾病,通俗点,不知道看哪个科的,建议先来全科咨询后挂号看诊。
② 医生怎么选的?每位医生的专长都不一样,建议选择专业特长对路、治疗经验丰富、病友口碑较好的医生哦。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最好不要频繁更换医生。医生对您的病情越熟悉,制定的治疗方案就越适合您的病情趋势,看病也可以直奔主题,提高效率。
③ 口服药,尤其是慢性病注意不要漏服,注意用药时间的选择,建议提前1周左右复诊开药。
④ 如待就诊状态下不能把握是否需要早餐,建议备份后带至门诊就诊,检查后及时早餐……主要因部分检查,如13C检查前需要至少空腹2小时,肝胆B超需要空腹检查等。
⑤ 因就诊时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还要抽血等,建议简单穿着,尽量不要紧身衣服,尤其女性最好不要穿着连衣裙。
欢迎各病友也一起来补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