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区一:“十人九痔”
痔疮是人类的专利,动物是没有痔疮的。因为人类直立行走,所以,部分血液容易积聚在肛周,导致产生痔疮。
肛肠痔瘘病俗称痔疮, 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
实际上:
虽然痔疮在我国的发病率确实很高,但也远没有达到“十人九痔”的夸张程度。
误区二:“便血没什么的,肯定是因为痔疮”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便血=痔疮的刻板印象已深入人心。这与我国痔疮的高发病率有一定关系,“十人九痔”,是国内许多人群对于痔疮的片面认识。所以大家对于痔疮的态度往往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大家都想着:这么多人都有的问题,那就不是大问题。甚至很多医疗工作者也是这么认为,也就难怪“便血=痔疮”的概念如此深入人心了。
实际上:
痔疮?or结直肠癌?傻傻分不清楚
结直肠癌和痔疮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一个是癌症,一个是良性病变,但是它们的表现可以惊人的相似,以至于真正的癌症可能会被痔疮的症状所掩盖……
结直肠癌:发生于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是发病率第2的消化道肿瘤,仅次于胃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第5位。[1]我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患者超25万,死亡约14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20%[2].
痔疮:直肠下段和肛管的静脉扩大和曲张形成团状静脉,分为内、外痔和混合痔。简单的说,痔疮仅仅是静脉血管扩张,不是肿块,也不是异常组织,大多数无症状的痔疮不需要任何治疗,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无影响,只有出现反复大量便血以及肛周症状的可选择手术治疗。
目前认为痔疮不会癌变,但痔疮的存在可能掩盖初期有相同症状的结直肠癌,直至出现消瘦、贫血、粘液脓血大便等特殊的表现时,人们才开始警惕,然而这样特殊的表现往往已经发展成了中晚期结直肠癌。早期手术根治后5年生存率可大于90%,但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晚期生存率却仅仅只有12%。[3]
临床上多少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有多少结直肠癌患者就是因为把便血当成了痔疮治疗,导致耽误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延误了病情,最终无法挽回……
病例不少,列举一二
●马XX,49岁,男,司机,因为职业习惯,常年久坐,年轻时就有比较严重的痔疮,曾经手术治疗过,但是仍间断有便血,近半年来便血较之前有所加重,他相信自己“久病已成良医”,觉得是痔疮复发,便用自己常用的痔疮药物治疗,因为工作忙碌,没有进一步就医。直至出现消瘦,乏力,大便变细的症状时,被家人送到医院,查出直肠癌晚期,已有肝肺转移,手术机会都没有了,只能依靠放化疗姑息治疗,生命进入倒计时,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全家都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中。
●张XX,30岁,女,1年前刚生完小孩,半年前间断大便带血,自己上网查以及听同事朋友说是痔疮,很多生了小孩的都会有,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听说需要医生把手指放入肛门检查,她一时接受不了,就在楼下药店自己买了痔疮膏,但便血症状越来越频繁,还出现了消瘦,这才被家人送到了医院,肠镜检查提示低位直肠癌。经手术切除了肛门和直肠,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余生只能靠肚子上人工肛门和粪袋排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后悔莫及。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 90% 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可见无论对于普通大众还是医生来说,如果有便血症状,千万不要轻易下“痔疮”的结论,多一个心眼,虽然客观上说,便血就算99%是痔疮,那1%的可能性,对于个人来说,就是100%的无法承担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