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滥用:小酌怡情,不“怡心”

李腾医生 发布于2017-06-01 23:13 阅读量6597

本文由李腾原创

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许多朋友都热衷于“干一杯”。喝到一定量时,除了有点恍惚的放飞感,有些朋友可能还会感觉“有点心慌”,严重的时候可能就得到急诊了,这也是房颤被称为“假期综合症”的由来。

        为了标化饮酒量,有所谓“1个酒”即“标准酒精单位”的定义。该定义在各个国家有出入,如在新西兰是指10g,在美国是指14g。
在近期关于饮酒与房颤的几篇大型META分析中,对其定义是12g纯酒精,并划分小量饮酒为每周小于7个酒,中量饮酒是每周7到21个酒,大量饮酒是每周大于21个酒。
       “狂饮”则是指短时间内,女性摄入4个酒及以上,男性摄入5个酒及以上。
         一瓶500ML的啤酒,从6度(酒精含量2%左右)到20度(酒精含量接近5%),约含8g到20g酒精;一瓶35度的白酒500ML,则含有140g酒精,喝一两就已超过1个酒。
        喝多少酒,不容易房颤?
房颤曾被称为“假期综合征”,就是因为节假日狂饮后,房颤发生增多。对于长期饮酒者,大量饮酒(>21个酒/周)时房颤发生增加39%,如果每周饮35个酒以上,则房颤风险可增加45%,即使是中量饮酒,不同研究中也有报道增加房颤风险14-46%。

       有没有安全的饮酒量呢?很遗憾……饮酒与房颤的发生几乎呈线性关系,每天每增加1个酒的量,则累积房颤风险增加8%。
对明确已有房颤的患者,饮酒也会影响其病程的发展。
       饮酒者更易从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每周14个酒以上者其风险可以达到不饮酒者的3倍。首次孤立性房颤出现后,饮酒是其再次发作最强的危险因子(2.3倍)。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即使小到中量饮酒(每周1到14个酒)也会明显增加房颤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