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期,吴医生带各位小姐妹大致了解了一下“宫寒”。
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形成宫寒的原因及如何自测是否存在“宫寒”的可能。
造成“宫寒”的两大原因
一、实寒(外部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感受外寒。贪吃冰冷的食品或饮料,穿着单薄,如露脐装、短裙等,夏季用空调温度过低等不良习惯导致的寒邪从外侵入。
二、虚寒(内部因素):与先天体质有关,阳气不足导致寒气内生。比如有些女性在出生的时候就属于早产儿或者由于父母的遗传,造成“寒性体质”,平时就特别怕冷、对气候凉暖特别敏感、冬季手脚容易发凉。
而舌诊是中医诊断手段中最直观的方法。
我们通过观察舌质、舌苔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正常的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再来看看“宫寒”的舌象:舌质淡/暗,苔薄白/白。
临床“宫寒”多指由于外来寒邪或者是素体脾肾阳虚所致内寒停滞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痛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一系列疾病中的一类病症统称。
了解了“宫寒”,那“宫热”呢?
严格意义来说,“宫寒”不属于中医专用名词。
在中医的正式教材及相关中医妇科专著中并无此词条。
世间万物分阴阳,
有“宫寒”就会有“宫热”,
只是“宫寒”更多被大家提及并接受。
因“宫热”这个名词比较少被提及,
目前并无明确的定义。
“宫热”顾名思义就是和“宫寒”相反。
可以理解为感受热邪或质素体阴虚体质所致内热扰动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周期短,经期长,月经量多、崩漏、闭经、不孕等一系列疾病中的一类病症统称。
我们先来图。
映入眼帘的是出现红/暗红的舌质,
颜色比正常的淡红明显要红。
舌苔可呈薄白/少/黄或剥脱(即有一部分舌苔缺失),
甚至出现裂纹。
而当不明体质的情况下,如是“宫热”的女性误认为自己是“宫寒”而自行艾灸,泡艾叶水,敷盐包,在偏热的情况上运用温通的药物,那是火上浇油的情况,出现上火,长痘痘,头痛,睡不好觉,口干,严重的时候会加重月经不调,经期不适的症状,甚至导致不孕。
现在各位小姐妹知道了吗?
每天藏在你嘴巴里的小舌头除了用来说话,吃东西,
还能帮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当然,
舌头是变化的,
单靠一次的舌象并不能100%的说明问题,
需要动态的观察更准确。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吃苦瓜降火,吃西瓜解暑,吃牛羊肉暖胃,吃榴莲很补,吃火锅上火之类的。食物、药物本身自带寒热,通过了解食物的偏性让平时吃得更舒心。
中国人应该算在在吃方面的专家了,而我们女性要对自己好一些,就从吃入手。
除了吃自己想吃的,更要吃身体所需要的。
下一期,吴医生带大家一起了解两种不同体质的女性平时在吃方面有哪些要注意的。
下一期再见咯。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您留言或在线咨询哦。
如需就诊,请于深圳市中医院生殖健康科吴俊娥医生处面诊。